【连网】(丛极渊)写下这个题目,总觉得是要寄寓点什么,这不是攀附杜工部的才情;想来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脍炙人口,但所述场景过于凄切,让人品读起来浑然自颤。纵使出现几句充满正能量的话语,也似冰原上攒燃的豆大火苗,反衬出更凄寒的况味。于是,我不免存疑,在瑟瑟秋风破了你这岌岌可危的茅屋,你不去想着修缮危房或求点住房补贴,而是时刻不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凌虚高蹈的拔尘气魄该怎样来形容?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这是我脑海中闪现的第一句“现代谚语”,如条件反射一般。希望杜工部地下有知莫要开罪于晚辈,并非刻意,只是本能,揶揄嘲讽算不上,我只是顺着思路想到了当代人一些吊诡的“逆反”心理。
大抵我们每个人都罹患不同程度的迫害妄想症,吃喝时怕摄入各种有毒元素;上学时怕被各种学生官僚、奖评机制玩弄;上班时怕成为各种职场潜规则的牺牲品;而且无时无刻要面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各方面压力。好不容易到了晚上能睡个懒觉了,又开始无尽的失眠。所以,哪有闲工夫去以手抚膺,奋袂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啊?当务之急,是嗑一粒安眠药,听一段安魂调,保证明早准点起床不迟到。
这安魂调,就是鸡汤文,就是成功学,就是励志诗。一言以蔽之,当下的生活哲学是:人人自危,各自剪裁一块羊皮,圈出个“殖民地”,与世无争,明哲保身,活好自己,伏惟尚飨。杜工部也就响当当成了笑柄,而忙于网络上的穿越,为各种“模特秀”串场。
还没完。不仅我们整天活在衣冠冢里,还同时要求别人不要“诈尸”———北京初中生拍占道车遭骂“你读书读傻了”;方舟子质疑名人代笔被吐槽“认真你就输了”;前段时间,我还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抵制日货浪潮迭起的那些天,一个乞丐手里拿着国旗参与到游行队伍中。人们先是赞扬,这很正常,但当听说这个乞丐是个“托”,是用一碗盒饭雇来的,于是某种强盗逻辑便横空出世:怪不得呢,不然饿得前胸贴后背,哪有心思去爱国?这乞丐是伪爱国主义!是在亵渎和消费“爱国”这个字眼!
仔细想想,我觉得这观点很难站得住脚。
试问,游行完毕,人们依旧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这乞丐仍不待见,仍视若无睹,不施舍,不捐钱,那我们之前是不是也在消费他仅存的爱国情绪和政治诉求?这又是真的爱国吗?爱国需先填饱肚子,但你是吃过午饭去游行,而他呢?何况,我们还住着普遍抗风的房子,不像杜工部和这名乞丐,甚至更多底层群众的茅屋那样,轻易为秋风所破,反而你的房子会破了秋风的路线,令其绕道。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摆脱不了“水深火热”、任人“摆弄”的局面呢?
因为我们被“摆弄”的同时,还不忘去“摆弄”比我们更弱小的人。故而,不想着反抗,愿意任人“摆弄”,又“摆弄”着别人,那何必喝着鸡汤文,一唱三叹,故作矫情?所以,知晓吧,爱“灌鸡汤”的人,大部分都是“掮客”,赚着理想与现实的差价,而客户就是摩挲在其间的我们。更甚者,“喝鸡汤”的我们,也是可鄙的掮客,或多或少,赚着贱卖自己与贱卖他人的差价:我们甘愿被当成行货发卖,或优或劣,或善或恶,印着易碎品标签;同时还怀着“商人”的心态,签着另一份货单———这像促销时的“买一送一”,真实得有点残酷,不过都在一条路上。
赫拉克利特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呜呼哀哉!
真心希望我们在住着密不透风的“茅屋”,吃着地沟油时,不要把杜甫的文集当成一大叠发货单随手签发就行了,还有他的肖像,最好也不要抢注成各种商标贴在代发的货物上,我怕这代发的货物正是一桶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