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读书美文

留住江城的记忆

【连网】(记者 晓风)1996年8月的一天,一个名叫彼得·海斯勒的27岁美国青年和他的一名同伴,从重庆沿长江顺流而下,来到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之处的小城涪陵,他们是以“美中友好志愿者”成员的身份,到当地的一所学校———涪陵师专担任外教工作,为期两年。十多年后,这位彼得·海斯勒以一个中文名字何伟而广为中国人所熟知,因为他先后写了三本有关中国的书:《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2011年,《寻路中国》率先在大陆出版,引起很大反响,受到许多读者的追捧,次年,《江城》也出版了简体中文版,此时距这本书在美国首次出版已过去了十多年。

《江城》写了何伟在涪陵师专两年的生活,他把这个当时还不通铁路、环境闭塞的江边小城当作他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对于这个先后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渴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作家的有为青年来说,这也是一个刻意的选择。两年中,这个叫何伟的美国人以非同一般的毅力,努力融入当地的日常生活,努力学习汉语,努力教好他的学生。他怀着极大的兴致,克服了所有的“水土不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认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在街头、公园、码头、村庄等各处闲逛,出入茶馆、小食店,和对他这个“洋鬼子”有兴趣的每一个人聊天。他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打交道,和他们交朋友,观察他们的生活,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所思所想。《江城》记录了他在涪陵两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为读者生动地呈现了这座中国小城的现实风貌———当然,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但也正因为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所呈现出来的,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熟悉却又陌生的“景象”,有些可能只是显示了不同文化习性上的差异,可以一笑置之,有些却值得我们深思。

《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十多年来一直稳居美国畅销书榜。关于中国的写作也让何伟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江城》称得上是一部文质俱佳的优秀作品。的确,阅读《江城》是一个愉悦的过程,何伟描写中国人日常生活和面貌的笔触生动、细致、幽默、风趣,相对很多中国作家的所谓现实主义力作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很多地方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而他对“差异”的表达,则体现了理性的深度,既直面问题,又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一定程度地克服了猎奇和偏见,表现出了知识分子式的教养和思考能力。尽管在这本书里我们也能看到,“差异”始终存在,而且有时表现得那么显眼,但何伟的表达方式也让我们明白,这个外国人懂得“没有人能够对中国做最后的断言”,所以,对待“差异”,人们必须要有要温和、克制、理性和宽容的态度。而这里所说的人们既包括何伟的美国读者也包括他的中国读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