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张晨晨)昨天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记得他在去世前两年,曾于天津大学演讲时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我国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太少。新中国成立之初,若问小孩将来想干什么,很多人表示想当科学家。而现在,年轻人“不是想当官就是想当企业家”。他说,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急于求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然而,这个问题直到他去世,似乎一直没有多大改观。
如今就此问题,笔者亦想做些思考。
首先,不能否定的一点,“当官就是追逐权力,当企业家就是追逐金钱”的观点,是较为片面和标签化的,也有很多年轻人从政是为了身体力行廉洁奉公、服务为民的宗旨;从商是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为经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也是一种践行各自远大理想的行为。时代在变,择业倾向也在变,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事业规划。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须承认师昌绪老先生的判断:社会功利趋于常态,妄图利益钻营和投机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他们奉厚黑学、成功学为职场教科书,而不光是基础研究,文学、哲学、历史学等,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学科,统统被无情贬入冷宫———这种职业观、事业观背后,所折射出的当代年轻人浮躁浅薄、急于求成、拜物拜权的心态,是值得我们警惕,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但警惕与反对的同时,我们又要寻根溯源,剖析其“病灶”所在———毋庸置疑,社会大环境的构成与发展态势,成为不少青年人溺于这种俗事羁绊的客观“干扰因素”。君不见,青年人普遍都强调社会环境给自身造成的无奈与不公:求职拼背景、房车拼存款、婚恋拼家世;总之,一切向钱看,向权看。顺理成章,他们也就更多注重从现实利益、物质层面出发,以为生存打好基础。而从事所谓的“基础研究”,一是偏于冷门,枯燥乏味,周期可能较长,甚至几十年碌碌无为;其次风险较大,几无油水可榨,自己也可能赔进去———“现实就是这么骨感”,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索性大家便倾向于“分蛋糕”,而非“做蛋糕”。
长远来讲,这种单纯立足改善自身外部条件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倡“生产”大于“分配”的社会而言,不免有些相悖,“创新创造”又从何谈起呢?
不过,归根结底,每个时代的青年都背有这个时代的枷锁,同时也需意识到,他们也有着各自肩负的历史责任,不仅仅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的世俗化而活———“精打细算”其实可以用在并非世俗的事业上面。幸好,总有一些清醒的青年———北大90后女孩刘媛媛,已经在《超级演说家》上给出了振聋发聩的宣言:“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她告诫90后们,如果将来你去路边摆摊,你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两;你将来开了工厂当了老板,你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
这仅仅是一个清醒青年所力求达到的最基本责任,却充满了对社会的反抗精神。
当然,也收获了一众的点赞。
不少青年都需要这样可贵的清醒,他们平时多只看到“大”的事物、情形、景致,而往往忽略“小”的一切,这有时无关洞察力,而在于能动性———立足根本,立足实际,不做投机取巧,不做盲目虚掷,硬桥硬马练功夫,一分一秒争先进,这才是青年所以为青年的根本所在。鲁迅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所以,“适应社会”不是“顺从社会”,而是达到良性互动,如此才能证明:青年永远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而非被社会裹挟推搡前进的“浮游生物”,只沉溺于“宦途”与“孔方兄”的“游戏规则”之中,无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