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伊盐)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西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据说现在西方人表达同一个意思换了一种说法。话说英国著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场以美丽耐用的草地著称,美国人看了羡慕,也想拥有这样一块草地,于是就去请教英国人要如何做,英国人耸耸肩:“很简单啊,只要找块地,把草种上去,记得天天浇水修剪,一百年后你们就有了。”
种一块美丽的草地要100年、几代人小心侍候的功夫,可现代人哪有这样的耐心,现代人要的是只争朝夕,撒下种子立刻就开花,如果大自然不配合,就由人的创意来让它“开花”,还记得前些年很多地方为了美化景区,干脆在光秃秃的山体上刷绿漆的事吗?仅笔者亲眼所见,就不止一个地方、一处景区是这样做的。但那样的速成景观美吗?远看或许能蒙骗一些人的眼睛,只是略一接近就现了原形,和自然造化的绿色一比立刻成了自曝其丑。
景观不能速成,文化当然更不能。就像这一阵沸沸扬扬的滁州琅琊山景区改名事件,说来令人费解,该景区守着欧阳文忠公千古名篇的文化资源不善加利用,却偏要傍一部架空历史、内容子虚乌有的电视剧来作文章,把一座好好的说起来也有几百年历史来历的“会峰阁”改成“琅琊阁”。去过滁州琅琊山景区的人都知道,若论山水林木,该景区其实并无特别秀异出众之处,而其之所以能够有一定的名气,可以说几乎全是由名文与名亭的文化效应而来,游人慕名而去,其意也正是“不在山水,在乎千古文化内涵之间”。如今,“会峰阁”变了“琅琊阁”,听起来与景区似乎相得益彰,但在乎文化内涵的游客若问起来历,声名赫赫的“琅琊阁”原来墨迹未干,是傍时下一部通俗热播剧之名而来,这真要让人啼笑皆非了。原想借文化之名、展文化之长的琅琊山景区管理者也恰恰暴露出“没文化”之短。
由这一事件我们也不免想到,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很多地方动辄花巨资打造所谓文化景观,大批假古迹和粗制滥造的仿古建筑横空出世;一些地方置真文物保护于不顾,却热衷于捕风捉影傍名人,闹出一系列改名、争名的风波;还有些地方动不动找点名目就来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一场劳民伤财的大戏唱下来,经济上得了多少好处说不清,对于继承传播文化却丝毫没起半点作用。归根结底,这些行为都是好大喜功,是借文化之名而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之举,是为某些人的文化政绩贴金。
现代人看重精神文化内涵,但文化内涵的养成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记忆,今人若想在文化上有所建树,也只能是播种、浇灌,日复一日,耐心,持之以恒,就像英国人培育他们的温布尔登草地。而享受这份文化成果的可能只是我们的后人,就像我们今天享受前人几百、几千年前创造和留下的璀璨文化一样,这样的事情急不得,如果非要只争朝夕,急功近利,那速成的可能不是文化,而只是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