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衣盐 )看一场文艺电影很难,不是说市场上没有文艺电影可看。尽管一个个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拍文艺电影多半是赔本赚吆喝的事,但还是有很多有文艺理想也好、艺术野心也好的导演前赴后继,舍弃拍商业片赚大钱的机会,在文艺片上梦想有所建树。所以市场上并不乏那种属于“良心之作”的文艺电影,而且这些电影多半还是拿了国内外各种电影奖项的,也就是说其艺术水准是受到业内和行家高度肯定的。但尽管如此,这些文艺电影在国内上映无一例外遭受了票房上的“滑铁卢”,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在说,观众不爱看文艺电影,如果非要他看,那就是强人所难———看一场文艺电影很难,是对观众而言。
在这方面可举的例子,远的不说,就最近的来说,前有贾樟柯和他的《山河故人》,后有陈建斌的《一个勺子》。贾樟柯如今是当仁不让的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导演了,他的《小武》《站台》《三峡好人》等几部电影艺术水准与口碑俱在,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这次,不算国外著名电影节的好评,单说国内,对于《山河故人》尽管有誉有毁,那也是以一个大师级的标准来衡量的,岂是那些粗制滥造的商业电影可以同日而语?而为了赢得观众,贾导这次也放下身段进行了卖力宣传,凡此种种,《山河故人》累计票房刚刚达到3000万,与此同时,我们知道,那些卖座的娱乐片、商业片最高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即使那些被观众和影评人一致称为大烂片的电影票房也动辄过亿或数以亿计。再来看陈建斌自导自演的《一个勺子》,尽管是导演处女作,但陈建斌也算出手不凡或厚积薄发,这部电影在上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中获多项提名,并最终为陈建斌捧回最佳男演员和最佳新导演两座奖杯,但说到票房,也同样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所以,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某种疑惑,为什么好的文艺电影偏偏缺少观众?买张票去看一部好电影就那么难吗?
显然,观众不是怕花钱,一张电影票可能还没有他们手里那杯星巴克的咖啡值钱,而且,很多电影他们明知道是烂片,明知道制作人也好,导演、演员也好,根本就是冲着他们口袋里的钞票而来,他们仍甘愿掏钱去看,然后一边看着一边骂着。他们不在乎钱,但就是不愿为一部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的文艺电影掏钱,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号称热爱文艺的所谓文青。
一部属于良心之作的文艺电影,必定不会为迎合市场而刻意献媚、哗众取宠,必然包含了对现实人生或世界的深度思考,它所要展现的肯定不是所谓美好的现实,恰恰是现实美丽表象之下的丑陋、幽暗和复杂,它促使我们去探究生活中那些被忽略被无视被刻意隐藏或回避的东西,它可能让人看了不舒服,备感沉重和压抑,但那原本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组成。既然文艺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毫不美化现实,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事实上,很多观众拒绝文艺电影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他们害怕面对现实的另一面,害怕对现实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或者,简而言之,他们害怕思考。
当然,生活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就像很多人说的,看电影本来是为了放松和释放压力,为什么还要想那么多自讨苦吃?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严肃的文艺电影从来就没有想取代作为“主流”的娱乐片、商业片,它的意义只是在于提醒我们偶尔换个角度去观看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存在。我们已经满不在乎地为那么多一心想圈钱的蠢电影掏了钱,浪费了大把时间,现在只要买张电影票,到电影院里安安静静地坐上两个小时,认真思考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真的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