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读书美文

吾书不借

【连网】(潘玉毅)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有一名言,唤作“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深受后人追捧,被读书、借书之人奉为圭臬,甚至成了他们抨击有书不共享之人的七字真言,我却不以为然。

我并不否认借书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亦不否认借书而读的好处。在中国古代,借书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尤其是穷人家爱读书的孩子,买不起书又想读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向有书的人借。有不少后来成为大学问家的人在幼年时都有一段给地主打工换书来看的经历,像凿壁借光的匡衡、冬夜抄书的宋濂等。或许可以这样说,借书的“习俗”是不分古代现代的,平凡如我也有过不买而读的经历。

小时候因为父母禁止我看闲书,我虽然喜欢读书却无书可读,只得问人去借。既名之为借,自然是要如期归还的,所以遇到喜欢的书,我就及时誊抄下来,有时只摘喜欢的段落,有时则是全书照抄。而用来誊写的纸张也有许多种,硬面抄、软面抄、练书法用的大字本,甚至奖状的背面,都被我抄得密密麻麻。几年下来,倒是长了一些学问。

喜欢抄书、读书固是一件好事,但有时也会变成一件蠢事。尤其读到紧要关头,容易刹不住车。有一回,因看《水浒传》入迷,没听见上课铃响,被数学老师发现,将书没收了去,于是,我只得另买了一本赔给人家,还说了许多好话。由于我对书十分爱惜,又能按时归还,相识的人一般都愿意借书给我看。

中国人素来讲究礼仪,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因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当我有了书,自然也愿意借与别人。然而借与被借的次数多了,碰到的借书者也是形形色色,其中也难免有一些读书习惯不好的人,譬如有的人喜欢圈点,有的人喜欢折页,而我不喜如此,慢慢就变得悭吝起来。即使碍于情面,不得不借,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别弄坏了”、“记得还啊”……

这样的经历借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形容,便是:相借时难还亦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被借出去的时候如剜肉一般,十分不舍,到期仍不见还回,就好似被人欠了五百万,少不得要催促一番。归还的时候,若是缺了页、卷了边,内心的烦躁自不必言。此人若是泛泛之交,难免还赠他一张臭脸;若是莫逆之交,心中亦不免说上一千遍:“下回再也不借了。”就此将他拉入借书榜黑名单,再不相借。换而言之,借书易伤感情。

对于一些视书如命的人来说,借书通常有二怕,一怕借而不还,二怕有所损毁。我便是如此。我有许多书,至今仍在借阅者手上,这么多年过去了,归还是不大可能了,唯有祈祷那些忘记还书的人莫要忘了善待这些书。我还有一个不大好的毛病,别人好借好还还罢了,如果书籍还回时已非借时模样,被汤渍、水渍沾了一丁半点,这书我便不要了。

同是爱书的人,多有相近的体悟,谓之“书可赠,不可借”。哪怕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想要某一本书,我宁可买一本新的送他,也不愿取那本旧的借他,尤其是自己喜欢的版本。时间久了,我们这些人就被贴上了一个标签:“舍不得借书与人的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