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丁迎新)小时候的冬天,格外冷,山里尤其如此。
那时的山里,先是没有电,通上电之后的好长时间,也仅仅只有电灯泡的昏黄,一天三次能听到广播就是与外界接触的唯一方式。一旦下雪,简单架设的电线就有压塌的可能,不等天晴了,雪化了,是没法恢复的。那时的雪一下就是齐膝盖深,要想化掉,何其漫长。但乡亲们不急,为了应付寒冬,储备是绝对充分的。就取暖来说,高高的一垛木柴和一堆堆的树桩就绰绰有余。
冷不怕,有火就够了。冬天的山里,几乎没什么室外的活计,能用来打发时间的,只有烘火。
每家灶台的锅洞跟前,会有一个火坑,也叫火凼。不用另外挖,架上几根树桩,引着火,烧就行了。从早到晚,没有熄火的时候。有的火凼上方,会悬着一根铁钩,上面吊着一个葫芦形的带木盖的铁盆,里面可以盛上水烧。喝的洗的用的都有了,还省了另外的柴。
始终坐在火凼跟前的,是老年人。一杆旱烟锅在手,一会吸上几口,就是没了火,凑近火凼里的柴火,又可以继续。闲得无聊,就用火钳或者干脆直接就用柴棍捣来捣去。要不,摸出几个山芋来,塞进灰火堆里,一会就闻到香了。剥掉皮,直接就能吃。困了,就眼睛眯着,头一冲一冲地,极少会栽倒在火凼里。估计是习惯了的缘故。顶多身上的衣服会不经意间着了,闻到煳味了,才赶紧睁大眼睛扑灭。如果有两个老人凑到一起,就热闹了,从古说到今,说不完的话题。逮到有好问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只是小孩子没耐心,听个一星半点,就又溜走了,老人们还没说过瘾呢!
女人们会在忙完家务之后,把针线拿在手上。补补衣服,纳纳鞋底,不会闲着。火桶是属于她们的。从烧饭时的锅洞,或者从火凼里铲出子火,也就是木柴燃烧没有了烟之后的火种,放进火桶里的火钵中,盖上点火灰,能保持好长时间。坐在上面,脚踩在火桶盖上,上下都暖和了。火桶上方,还特意开有几个细长的缝,既是散热的需要,也可以把潮湿的袜子鞋垫之类夹在上面,一会就干了。晚上,一家人都睡了,火桶上则搭满了湿的衣服,一夜过去,正好干爽。早上起来穿上身就是暖的。这是做母亲的良苦用心。
还有火盆。木质的四方形的架子,中间是个空的圆形,正好放进四边塌平的专用铁锅。火盆大多是用来烧木炭的,平时舍不得用,除非过年了,或是碰到什么喜事。树桩山上到处都有,闲时,想挖多少就有多少,也卖不掉,只能用来烤火。而木炭是特意用栗子树、桦树等烧制出来的,卖到山外就是钱。
外面雪花飘飘,寒风刺骨,而家里却是安宁的,温暖的。柴垛的大小,树桩的多少,往往也是一户人家勤劳的象征。有吃,有喝,有火烤着,等待着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