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冯琦)人生有几个十年?朱自清曾说:“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父母怎么有了皱纹?无所不能的父亲为何瘦弱了?又过了一年,他们又老了一岁,我又大了一岁,终于明白了,他们在用青春换我们的长大……
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水来形容。于是就有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在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在从青丝到白发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是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是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在,自然有了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不待。
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可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弃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溜走了,在奢靡里消失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尽管“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但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的花了。
智者们明白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中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殷实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我曾被那样一组图片深深感动:一对贵州偏远山区的山民夫妻,在街上买了一块饼,一掰为二,各自幸福而满足地吃着,他们的手,饱经生活沧桑,紧紧牵在一起……那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大山深处耕种,劳作,喂鸡,挑水……他们唯一的慰藉,就是劳作闲暇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却已经把众生的感悟交流殆尽。时光于他们,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的生存已经超越了时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张若虚的惆怅中,我们看到的是绵绵不绝的抗争和奋然前行的悲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自己在流逝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