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说到黄窝这个村子,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旅游好去处。这个村子坐落在百里云台最东端,西倚云台山脉,东濒黄海,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极目远眺,海天一色。
黄窝村是个渔村,自古以捕鱼为生。然而,本世纪初黄窝村周边海洋资源枯竭,捕捞村民年年亏损,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000元。时至今日,靠打鱼为生的村民已经少之又少,所以,留下的那些渔具、渔俗也变得弥足珍贵。
为了避免黄窝村独特的渔文化就此消亡,他们有意识地搜寻一些渔具,在本村丁保富、胡森林、刘士利等八家村民的家中,搜寻到了大约14件当年打鱼留下的渔具。
笔者近日来到黄窝村,实地探寻那些逝去的“渔俗档案”。
曾经渔民遍地的村庄用十几件渔具诉说“海上的辉煌”
来到黄窝村内,笔者就被这边的美景所吸引———坐落于绿麓脚下的农家院,砖木红瓦、砖混平顶,各具特色;院落随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透着浓郁的“世外桃源”气息。其实,这山的背后,就是广大的海州湾。
史料记载:黄窝,南有吕端山,北有桅尖山,中通一洞,面海依山。它原称皇窝。据明代《云台山志》介绍:因叫“凰窝”,久而久之改称黄窝。黄窝山上有一条大山涧,经过大龙潭、小龙潭汇入半山腰的水库,使之成为夏日洗浴的好去处。
就是这样一座处处透着海洋气息的“世外桃源”,滋养了一代代黄窝渔民。然而,进入本世纪后,因为长期捕捞导致渔业利润下滑,渔民生活每况愈下,本村渔业发展进入低潮期。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介绍:为了扭转捕捞年年亏损局面,黄窝村主动向海洋渔业部门申请养殖海域,在专家教授的帮助下选中紫菜作为全村推广养殖项目。这之后,整个黄窝村的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紫菜养殖上,出海打鱼作业的渔民便渐渐减少。
在本村有一位叫作胡希巨的90岁老翁,从16岁起就帮助渔民修渔船,修了30多年。在他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一堆修船的器具,锯子、锤子、凿子、斧头、铆钉、卡尺等,装在一个破旧的布包中,共有近30件左右,大部分已经锈迹斑斑,无法再次使用。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介绍道:现在已经20多年没再碰过这些东西了。
村民丁保富家中则留存着一只木制的船舵,本来漆黄的表皮,因为岁月的剥蚀和风雨的侵袭,已经脱落得斑驳不堪。其实,造船工具和船舵只是这次征集来的十几件渔具中的其中之一。从其他老渔民家中,还征集来了渔网、滚钩、造船的钉铆、海上无线电对讲机、智能发电机等,这些渔具和器械,远的有六七十年历史,近的也有一二十年历史。它们,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诉说着大海上的故事。
诙谐讲究的“渔业民俗”却昭示了海上作业的凶险
现年50多岁的胡克法从18岁就出海打鱼,作为家族里的第三代渔民,他历经了当年驾驶一条8马力的6米小船到后来180马力的24米大船的“变迁”;除了明显感觉到打鱼给自己带来的生活变化,也从侧面见证了黄窝村渔业的发展史。“我们都是早上五点半出发,有时几艘船一伙,有时十几艘一伙。很是热火朝天。”正因为当年本村的渔业发达,所以也造就了不少独特有趣的渔俗文化。
胡克法在当地的渔民中,资历算浅的,但他的父辈们会经常给他讲述许多旧社会时期的“渔俗文化”。譬如渔民认为不吉祥的话和事,绝对不说不做。开口讲究“彩字”,如取鱼叫“取彩”,馈赠叫“彩头”,船上作业都唱号子等等。
他们还特别忌讳一些做法,譬如吃饭时,筷子的摆放必须有所讲究,因为他们会把碗和筷看成是船和撑船的篙子,渔民吃饭时一定要在饭桌上先放上筷子,然后才能摆上杯盘饭菜,反之,则是犯忌的———因为船儿离开了篙子就等于人没有了腿,寸步难行。“筷”的古称为“筋”,“筋”谐音“驻”,渔民最忌讳船长期在某处水域“驻”下来,这是不顺的表现。
实际上,渔民长期生产、生活在海上,向大海讨生活,不确定因素很多,随时都有危险,恶劣的劳动环境、特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使得渔民的讲究(忌讳)特别多,生产方面如此,饮食方面也是如此。胡克法还讲了个更为有意思的“讲究”。就是渔民在海上是不能吹口哨的,因为吹口哨的动作像刮风,而风会吹起海浪,打翻渔船。
海州湾渔民风俗大致可分为生产习俗、社会习俗、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四大类。据一些史料记载,上古至今,独特的海州湾渔民风俗随着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代代传承,传留至今。“往早了说,我们这边有不少老人尚知晓各种渔俗,擅唱各种渔民号子。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老人的去世,部分渔民号子因此失传,十分可惜。”
不让本村特色文化消亡往昔的“渔业渔俗文化”正在“拯救”
“村里的老一辈是以捕鱼为主的,这几年村里引导大家发展紫菜养殖,我也从两三年前加入了这个队伍,从开始的140亩扩展到现在的260多亩。现在每年大概能收入二十多万元!”紫菜养殖户陆先生向笔者介绍了自己养殖紫菜的情况。
其实,像陆先生这种从渔民转成养殖户的村民不少,他们大多是因为日已没落的渔业生产限制了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不得不转行发展紫菜养殖,这也是黄窝村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曾经辉煌的渔业文化也就此陷入没落。
“我们村在辉煌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渔船有120多艘,如今一艘都不剩了。留下的也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船舵、滚钩等单一的老物件。”张立祥颇为无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深知本村古老的渔俗文化如果就此没落,乃至消失,将是本村历史民俗文化上的重大损失。故而,为了免于后世无法再次领略本村曾经的渔俗文化,他牵头村委在本村开始了废弃闲置渔具档案的征集整理工作,并同时对本村一些老渔民进行走访调查。
“目前,我们已经征集了大约十几件渔具,历史跨度近一百年,打算作为展现本村海洋渔业民俗文化的标本进行展出。此外,我们还征集来了二三十件村民家中的古董家具。后续还会继续征集和整理。这些老物件虽破旧、古板,但无一不诉说着本村原汁原味的乡俗乡情,是值得我们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张立祥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