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张晨晨 相星宇 文/图)自东夷古文化孕育于朐山大地,到秦始皇设立秦东门;再到《嘉庆海州志》上记载的“古海州城”——港城拥有悠远的历史脉络,也留下了数之不尽的文化遗存;像孔望山摩崖石刻和“双龙汉墓女尸”,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港城“历史文化符号”。
而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市的城市价值定位不断凸显,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也变得越发重要。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珍贵的古文物,无论是可移动,还是不可移动,都正成为助力这项工作的有力证明,更是彰显港城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九州摩崖第一尊”
从“养在深闺”到“海丝申遗”
“我市目前共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保、71处市保和57处区县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沙盘”前,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高伟欣然介绍道,“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线文博工作者们不断努力的成果。”
而在沙盘上密密麻麻排列的文保单位中,“孔望山摩崖造像”和“将军崖岩画”排在了最前列,足见其文史价值之高。
1981年1月31日,《连云港报》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国宝”的发现者——史树青先生在我市考古随记》。文中如此记述:1980年6月6日,“养在深闺”的孔望山迎来了一群参观者,其中就有著名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市博物馆原馆长周锦屏作为当年的亲历者之一,为笔者仔细回忆了当时情景:当时无锡召开全国文物鉴定座谈会,结束后,我市文物工作者李洪甫老师就邀请他回京之际,顺道来连考察一下我们本地的文物情况。不成想,他的到来,为孔望山摩崖石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了巨大推动。
当时,这组石刻在海州百姓中,更多被解读为一般民俗传说,但这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解读空间。他神情特别专注,看得尤其仔细;时而贴近崖壁,用手比画着辨认;时而后退几步,眯起眼睛揣摩。“太好了!这些石刻的内容与佛教有关,刻于东汉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石刻!”他欣喜异常。
报道一经刊发,便轰动全国。当年4月1日,“孔望山摩崖造像”以及“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资料在国家文物局展出,轰动首都学术界。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播发了这一重大发现。紧接着,《人民日报》星期画刊用整版篇幅刊登专题图文,引起美国、日本等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周锦屏亲身参与了那次展出,他回忆道:来自考古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慕名来到国家文物局参观,啧啧称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在展览图版前伫立良久,很激动地对在场的我市文博工作者说:“我有幸能看到我国最早的佛教造像,要感谢来自孔望山的客人!你们功德无量啊,我一定要到黄海边上去朝拜!”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就“海丝”申遗问题,高伟陪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贺云翱,专程前往孔望山,实地考察了摩崖石刻。顶着烈日,贺云翱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攀山而上,细致研究。他断言:以“孔望山摩崖造像”为主体的孔望山遗产群对连云港申遗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该整体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制定。据市文广新局(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孔望山摩崖造像”保护规划方案已经制定成熟。
一具古尸的发现
揭开老海州“大汉遗风”
走进市博物馆一间陈列室,便可看见一尊透明玻璃棺内,“凌惠平”的身体就浸在福尔马林液面之下。透过1厘米厚的玻璃,可见她体态虽已萎缩,但仍显得丰满润泽———这具2002年被发掘出来的女尸,自面世以来,举世瞩目,成为继湖南马王堆汉墓、湖北荆州汉墓后,我国又一次发现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尸。
时间回溯到2002年7月7日。下午3时多,在位于双龙村花园路的工地上尘土飞扬,挖掘机轰隆作响。正在当班的施工工人姜茂东,坐在距地面约两米高的驾驶室里操纵着挖掘机在紧张地作业。挖了大约半小时,忽然,姜茂东感到“碰”到了石头,他用力一挖,挖上来一块厚厚的木板,好像是个棺盖。
得知消息后,当年的市文管办和市博物馆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从墓葬形制判断确定为一处汉代墓葬。整个墓的结构为一穴两椁四棺墓,南椁室内棺编为4号棺,北椁室内由南往北依次编为1号棺、2号棺(男主人“东公”棺)、3号棺,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这些珍贵文物很快被运抵市博物馆,进行下一步工作。
工作人员项剑云和助手们,原本对于棺中遗骸不抱希望,可是当打开3号棺棺盖时,意外出现,一双完整的人脚从棕褐色棺液里露了出来。“当时看到人脚,我们都吓了一跳。”已经退休多年的项剑云回忆道。《连云港日报》还对此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棺盖被打开后,一具身着薄薄的丝织品的女尸完整展现。“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在我国湿尸发现不多,特别是华东地区,这么长时间,保存比较好是非常难的。在历史学、病理学、人类学等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项剑云兴奋地说道。
被移出棺木以后,女尸一直“住”在馆内第一展厅内,为达到常温保存,馆里专门为它安装了两台大功率的空调,昼夜不停运转。同时每天从制冰厂订购10余块冰块围在女尸周围。“其实,她的出棺经历,操作时非常简陋。”时任馆长周锦屏介绍,“我们此前并未有处置古尸的经验,出棺后,置放成了难题”。几个预想措施都被否定,思来想去,他提出一个大胆方案:用钢管和彩条布组成一个临时容器,用以收纳尸体。
时过境迁,如今国内外遗体保护最新技术,已用于这具“国宝”级女尸的长期保存;这项抢救性工程,也为市博物馆锤炼出一批“实战尖兵”。
一线“文保攻坚战”
用赤诚锻造港城“文化软实力”
除孔望山摩崖石刻、汉代女尸凌惠平等,我市还有桃花涧文化遗址、藤花落遗址、尹湾汉墓(简牍)等珍贵历史遗存,它们丰富多彩,犹如镶嵌在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彰显着我市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我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而我市基层文博工作者,在保护过程中,无疑付出大量心血。他们依靠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打响一线“文保攻坚战”,为港城文化软实力的锤炼,立下汗马功劳。
“十二五”期间,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在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我市7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使得我市一大批亟待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得以有效保护。这与我市不断壮大的文博工作者队伍也不无关联。时年32岁的刘阳是市文保所最年轻的队员,作为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他,对文保工作有着一腔热血。“做文保工作,老同志其实更有经验,但青年文保工作者最大的优势,是具有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更创新的举措以及更多专业而现代的文保技术。”
“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也越加壮大。”高伟说,为更好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自2011年起,市文保所牵头成立了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市文物保护协会,这一创新性举措开启了一条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新途径,热爱文保的市民不断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至今,志愿者开展各类文保活动500余次,总行程四万公里。
随着“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市独特的石刻文化也越来越得到重视。2011年至2015年,市文保所开展了连云港地区石刻文物调查工作,这是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调查项目。该项目调查石刻文物近千处,先后制作各类拓片上千幅,出版了三部专业书籍。而为更好地发挥石刻文物拓片的社会教育功能,去年,市文保所成立了连云港石刻研究中心,力求“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市博物馆也在文保方面不遗余力,不断成长。据馆长张大强介绍:40年来,我市博物馆,从单一的文物陈列机构,慢慢转变为兼有陈列、研究、宣教、文创为一体的综合文保平台;人才队伍在壮大,受众吸引力不断提升,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港城文化会客厅”。值得一提的是,该馆目前正在为“凌惠平”打造一个恒温恒湿无菌的万级“储藏空间”,为的是让这具珍贵遗体得到更好保护。而新的展览功能和展示路线也在积极构想中。
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工作,文物保护作为此次申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基层文博工作者因此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田明介绍,“我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正成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软实力。将它们有效保护、利用、传承,将助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而申报成功则有助于给这些文化历史遗存提供更宽广、更有利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