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相星宇 张晨晨)王欣是淮海剧团青年演员队队长,笔者与她联系采访事宜时,正赶上那两天有排练任务,她分身乏术。终于在第3天,在台风将要过境之际,笔者在富强路3号———老艺术学校、现在的连云港市淮海剧团见到了她。
眼前的她秀外慧中,气若幽兰,与人相见时总是面含笑意,双眸清澈动人,清秀的面容遮掩不了她的灵动以及从周身散发出的坚韧与不服输的品格。
王欣是一位自我要求严格、勇于尝试创新的优秀淮海戏青年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则被朋友评价为“性格独立脾气好,在一起相处很舒服”。
机缘巧合,走上淮海戏演艺之路
今年25岁的王欣,青春阳光。作为一位唐山妹子,6岁时,她便随父母来到江苏沭阳。“我天性是爱歌的,吟唱空灵优美的歌谣是我儿时唯一的乐趣”,她用散发着希望光芒的灵动双眼真诚说道,四五岁时,她便能跟着电视上的歌唱类节目,有模有样地唱起来,她因唱歌好听而红遍街坊邻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夜莺”。
可当王欣想要去当地的少年宫学习专业的歌唱技巧,并流露出日后继续走艺术这条道路的想法时,当时身为军医的父亲和药剂师的母亲却并不赞同,他们希望女儿也能从事和医生相关的职业。执着于动听优美音乐的王欣,表达了自己对歌唱的极度热爱,最终,父母做出妥协,这得以让她的演艺理想生根发芽,并就此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轨迹。
就这样,不问未来,不问前程,刚10岁出头的小王欣,为了追寻自己的歌唱之路,从沭阳奔向了千里之外的唐山艺校。一年后王欣回到了家乡,正好赶上江苏省戏剧学校淮海班的招生。
现在公认的淮海戏的一个起源是出于沭阳吴集镇的“拉魂腔”,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海州乡音。这样的渊源更是把王欣的命运和淮海戏紧紧结合在一起。2008年6月,淮安市、我市联合申报的“淮海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曾风靡于整个淮海地区,群众喜闻乐见。
一开始刚被淮海班录取时,王欣并不知道自己以后是要学唱戏的,只知道到戏剧学校上学,当时的淮海班就设在市艺术学校,由市里对外招生。她在进入淮海戏表演专业学习时担任淮海班班长和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等职务。在艺校期间,虽然专业导向性明确,但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和专业老师的缺乏,平时练习最多的还是跳舞,淮海戏在一周只安排3到4节课,也仅仅是教授练练唱腔。那时的王欣对跳舞和唱戏动作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在2012年到歌舞剧院实习一年后正式到淮海剧团,一切似乎才“从零开始”。
不过,在戏剧学校多年的学习为王欣打下了坚实基底,更培养了她对于淮海戏的喜爱。在校期间,她在淮海戏省级传承人霍一君、国家二级演奏员赵斯斌等老师的躬身教导和严格要求下,开始步入了五彩纷呈的戏曲世界,就像是进入了新的时空。“淮海戏的唱腔优美动听,我被深深迷住。”
多年无悔付出,只为一朝释放
从课堂真正走到工作岗位,很多现实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在歌舞剧院实习的一年中,唱歌、跳舞、唱戏、小品,什么工作都干,而进入到淮海剧团后,术业有专攻,当一门心思都放在唱淮海戏上时,王欣才发现唱戏和舞蹈的动作是不同的。
在剧团老师的教导之外,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之余,王欣也会积极报名参加一些比赛来寻找不足,激励自己不断提升实力。有一次演出之前的一段时间,因为瘦的缘故肺活量不够,为了调整唱戏时的气息,她早上起来后会绕着市政府跑圈,这条路线熟悉后还曾经从现在的演艺集团所在地跑到市汽车南站。这些付出都为她夯实了基础。
淮海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在承担大型演出的准备工作时都是异常辛苦的,由于人手不足,常常一个人要顶5个人来用,有时候为了保证演出的成功举办和令人满意的效果,剧团会花费2至3个月或者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种准备工作对于演员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王欣则迎难而上。她习惯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起来练早功,一直到八点钟食堂开饭。而在白天,王欣不喜欢待在办公室,她最常去的地方是练功房,她会自己搬一张椅子,常常在练功房一呆就是一整天。
机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重点在于自己能否可以承受住机会来临前的孤独寂寞和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有一次戏剧节,因为前期没日没夜地过度用嗓,导致在演出前声音变哑,可那场戏剧节王欣被安排了开场和结尾两个折子戏。她不顾已经不适的嗓子,依然全身心投身到演出中,专业的实力最终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淮海剧团每年都有一次考核,演员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戏曲唱段通过学习将它演绎出来。抱着“不能越学越简单”的心态,在入团后的第三年,也就是2015年,王欣选择饰演和自己原有行当青衣不相符合的《樊梨花点兵》中刀马旦的角色。当时考核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因为感冒的缘故,嗓子不舒服,不过她在表演时还是忘我投入、拼尽全力完成了时间长达八九分钟的唱段,这次的表演受到了剧团团长的称赞。
今年1月19日,我市举办演艺推介会,由王欣表演的淮海戏《樊梨花点兵》古调新声,戏韵悠长,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也成为王欣的出道之作。得益于这次推介会的宝贵机会,王欣得以展示自身的实力与风采,收获了一定的名气。同时因为这场戏,王欣的领导、老师以及同事们都对她有了认可,这对于王欣日后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探索,表演出更多受观众喜爱的作品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用我们青年一代的力量,把淮海戏传播出去”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特别是港台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淡薄,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很多年轻艺人由于工作编制和工资薪酬问题选择改行,有人选择在外开班进行辅导、有人在其他单位找到相对稳定的表演工作,也有人从此不再接触戏曲表演,彻底改头换面、从事一份全新的工作。而王欣却坚持了下来。
作为一名青年“淮海人”,王欣清楚地明白他们身上所扛下的重担,正如之前一位老师所说:“十年就是一代,淮海戏在十年前很兴盛,而在最近这个十年可能进入了低迷期,可接下来的十年说不定又会变好。”在淮海戏的又一兴盛时代来临之前,青年淮海演员们能做的只有为将来淮海戏的大放异彩积聚能量,“要用最好的自己,遇上最好的机遇。”
平时没有排练时,她会找一些网上的视频,不断尝试新的角色,挑战自己,突破自我。原本行当青衣的她在《樊梨花点兵》中,将刀马旦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近她还在《墙头记》中尝试彩旦的角色,通过对戏曲中人物情绪的有力把握,她在前两天审核中得到了老师的赞同,成功拿下了这个角色。戏路宽才能有未来,很多时候在摆脱固有模式的限制后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的淮海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借鉴吸收更多剧种唱法的优势与亮点,让它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让更多年轻人喜爱上我们的地方戏曲。”王欣说,现在的很多孩子从小便知道了外国的芭蕾舞和歌剧,却对本地的淮海戏知之甚少。我们打开眼界去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的同时,更不能忘本,淮海戏作为优秀的地方戏种,本身便是在淮海地区孕育而生,经过多少代淮海人的传承接力,发展为如今完整的一套体系。
王欣说:“传承淮海戏古典美,创造淮海戏现代美将会是我未来矢志不渝的追求,我清楚地知道前面的路途并不坦荡,走过去也绝不轻松,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总听见,远处有一种声音在召唤,而且后面还有人们的希望在催迫。”非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淮海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它来自于苏北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它是人们曾经的生活方式。淮海戏的发展与变迁印证的正是一部鲜活的苏北文化史。找到戏曲活态传承的路径、永葆艺术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是我们这代人光荣而又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