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灌云县侍庄街道:学史力行让小康成色更足

“曲槛廊桥水清浅,家家都在图画中。”走进灌云县侍庄街道瓦房村,只见村内黛瓦粉墙的徽派庭院整齐划一,新铺的黑色化道路宽阔笔直,近处,路旁鲜花烂漫,千亩荷塘边垂柳依依,远处,小游园里波光粼粼,附近县城慕名前来的游人络绎不绝。好一幅独特的田园风情图画!

瓦房村的变化,只是侍庄街道乡村振兴成果的一个缩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侍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到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等具体行动中,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提升小康社会水平,为群众谋得更多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布局,绘好美丽乡村蓝图。近年来,侍庄街道始终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揽乡村振兴全局的总抓手,以乡风好、人民富、村庄美为总体要求,打造了以瓦房、侍圩等村为典型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农业农村总体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侍庄的新名片。现在,侍庄正在全力打造以“荷香侍庄、清莲街道”为主题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好北部主城区“功能集成”、西部叮当河“生态基地”、中部“万亩荷花”、东部“盐河文化”四篇文章。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冬梅自信地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奋斗,就有充分的信心,把这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把侍庄变成苏北地区美丽乡村的一处靓丽风景。

标准引领,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为规范美丽乡村建设,侍庄制定了专门的实施细则,开展了“四大行动”:庭院绿美行动,实施“果树进院”工程,倡导农户院内房前屋后尽量多种植果树,同时栽花、种菜;村庄绿美行动,在公共空间开展“一村一树林”工程,对面积较大的空闲地块栽种树木花草,建成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树林”;河岸绿美行动,开展河岸综合整治,沿河流两岸合理配置各种绿色植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打造沿河绿美景观带;公路绿美行动,按照不同级别公路建设标准和要求,推进拆造清障,空白补植,打造美丽交通线。目前,侍庄街道已铺设草坪1.8万平方米,成片造林1510亩,农田林网1800亩,四旁植树26万株,建成省级林业示范村1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国家森林乡村”1个。

因地制宜,引导农业产业升级。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侍庄街道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了由贫到富、由富到强的美丽蝶变。特别是随着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生产的热情不断加大,侍庄的农业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街道共计新流转土地1.8万亩,新建合作社、家庭农场40余个,新增设施农业和高效农田1.5万亩。街道还把发展经济林果作为造林重点,先后建起了孙荡村120亩薄壳山核桃采摘园、侍圩村110亩水蜜桃采摘园、乔圩村80亩早酥梨采摘园,还在朱胥村建立了110亩的红叶石楠袋苗生产基地。

​培育素养,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小康生活,不仅要环境美、产业兴,还要乡风正、民风淳。侍庄街道紧扣治理难题,深入运用江苏省首个社区治理地方标准——《连云港“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农村社区推广运用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协商、村委会实施、监委会监督、村民参与”的“一委三会”治理模式,实现了农村社区治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还将村规民约作为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让“文明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互敬互爱好夫妻”“和睦相处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成为村级标配,逐步探索提炼出一套新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治理成效,一跃成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先进典型。

侍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曹勇表示,今后,侍庄街道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进一步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升级,实施乡村多元善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更美了,日子更甜了,小康成色更足了。(通讯员 陈路 徐兆祝)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