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连云港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海属百年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险,金戈铁马直逼南京。就在同一天,400多公里外的鲁中南马陵山脚下,十万治水大军聚集于此,一场前无古人的水利工程大幕正式拉开。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人民发起的“导沭整沂”工程,历时5年,让地图上出现了“新沂河”“新沭河”两条新河。它们在连云港大地上一南一北,东入大海,让曾经肆虐苏北鲁南地区近千年的沂沭两河洪涝灾害得以根治。工程的胜利竣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有着战胜任何困难的巨大能力,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执政理念,凝聚了民心,使当时的人民群众对建设新中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凌空劈山 导沭经沙入海不复回
经新海连市和东海、赣榆境内入海的沭河等众多河流,是淮河流域的泄洪走廊。沭河上游系山岭地带,河床落差大水流湍急;下游地势平坦,河床逐渐淤高,泄水缓慢,成为发生洪涝灾害最频繁的重灾区。
水害不治,民无宁日。1948年冬,淮海战役尚未结束,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和行政公署便作出决定,拨出60万公斤小米,以工代赈,实施导沭工程。
1949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导沭经沙入海工程全部计划初稿》,决定沂、沭河的治理原则是:苏鲁两省统筹兼顾,“治泗必先治沂、治沂必先导沭”以及“沭、沂分治”。3月,山东省导沭委员会成立。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中共鲁中南六地委作出《关于导沭入海的工作决定》,对干部和工作人员调配作了具体安排,动员民工数6.35万人。其中赣榆县1.2万人、东海县0.65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导沭工程的组织是准军事化组织体系,它是从战争时期支前民工和民兵组织承袭而来的,这种组织形式对顺利完成导沭工程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1949年4月21日,就在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日子里,鲁中南十万治水大军开赴水利建设战场,实施导沭经沙入海第一期工程,拉开了人民治水、除害兴利的建设序幕。
“要实现导沭经沙入海,必须要开挖14.2公里的引河,而这其中,接近三分之二的工程需要穿越马陵山断麓,这意味着必须凌空劈开马陵山,开凿新河道,将沭河改道进入大沙河旧河道,这就是导沭经沙入海工程。”我市老水利专家张卫怀介绍。
“工程分十期,第一期工程6.3万人开挖引河,3.7万人筑石梁河至小东关大堤。年底实施第二期工程,3万民工集中开挖引河土石方61.3万立方米。”张卫怀说。到第三期工程,已经是1950年的春季,为了加强技术力量,充实壮大导沭工程技术队伍,上级党组织和政府从渤海水利干校、山东农学院水利系调配近百名学员参加导沭工程;从徐州、临沂、新海连市等地区招收90余名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了一批水利技术骨干。
1951年3月第五期导沭工程开工的时候,正赶上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中共导沭工委对工地指战员提出了“工地是战场,工具作刀枪,多干一方土,就是多打一个美国狼”以及“谁英雄,谁好汉,导沭工地比比看”等有力的政治口号,8.1万人的水利大军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期间,著名画家徐悲鸿到工地写生并为《沂沭快报》题词:“志愿军在朝鲜消灭猛兽,你们在这里消灭洪水,洪水猛兽危害人类是一样的,我国古人常相提并论。”
1952年实施了第七、八两期导沭工程。赣榆出民工14472人,东海出民工2808人,新海连市出民工1296人。其中3月6日开工的第七期工程共动员鲁中南、徐州地区民工8.9万人,修筑新沭河堤防,临洪河复堤、裁弯及乌龙河改道工程。至此,导沭经沙入海工程已初步具备通水条件。
早在1951年2月,华东局召开沂沭汶运治导会议便将“导沭经沙入海”河段定名为新沭河。在1952年10月23日举行的落成典礼上,出席典礼的华东局水利部部长冷遹、副部长刘宠光称赞,新沭河的建成,是人民的胜利。中央水利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为大会发来贺电、贺幛和锦旗,大会表彰了刘柱新等13位民工和张同宗、张跃华等43名模范工作者,并向全体参加导沭工程的建设者们颁发了纪念章。苏联国家科学院院士、全国地理研究所所长撒以奇斯可夫盛赞:“中国人民真了不起,刚刚把反动派打倒,就开始进行建设,要把沙漠变成绿洲,变水害为水利,造福人民。”
从1952年11月25日到1953年12月7日,八、九、十三期工程依次实施。至此,导沭整沂工程第一战役宣告结束。工程的完成,扩大了上游沂沭河地区的洪水出路,提高了新沭河下游的防洪标准,可确保沿河两岸的东海、赣榆两县和新海连市市区、淮北盐场和陇海铁路的安全,防洪保护面积达到120万亩。工程完成后,市、县及淮北盐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治山治水、治碱运动,平原洼地做了大量排涝、挡潮、御卤工程,山区建设拦、截、蓄水工程,大大减轻了下游洼地和河道洪水的压力。
此后又经数年努力,沭河以北地区及与新沭河有关的6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免除了内涝灾害,开辟了沭南灌区、沭北灌区、石梁河灌区,惠及10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数百万亩农田。同时还改善了河道的通航能力,新增航道120余公里,为发展内河航运事业作出了贡献。
开挖新沂河 打造汹涌洪水的安全走廊
在导沭工程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为彻底解决沂沭泗流域的水患问题,1949年12月13日,将治水列为中心工作的中共苏北区委、苏北行署发布《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并联合军区于12月22日成立导沂(同“整沂”)司令部、政治部。3天后,近27万劳动大军应声而动,轰轰烈烈的“沂河治理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新沂河第一期工程的主体工程有三项:一是新沂河干堤工程,新筑嶂山至堆沟两岸大堤232.53公里,河长144公里;二是切岭切滩工程,灌云总队承担新沂河下游引河工程的施工任务,主要是开挖小潮河至堆沟总长37公里的沂河中泓;三是拦河坝工程。
第一期导沂工程于1949年11月25日全面开工,淮北7个县及淮阴军分区特务团共24.56万人参加施工。灌云县2万多民工在县长汤承裕带领下参加工程。12月6日,沭阳县举行导沂工程开工典礼大会,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肖望东亲自到会作动员报告。12月23日,中共灌云县委对居住在沂河河床上的6604户、27406人进行拆迁动员和安置,号召他们为兴修水利、开挖新沂河作贡献,支持工程建设。
1950年3月3日(农历正月15日),淮北10个县32.94万民工刚刚过完春节又开赴导沂工地,至5月20日完成第一期土方工程,总计完成土方3800万立方米。为力保第一年行洪安全,苏北导沂司令部又利用麦收后汛期前的间隙时间,于6月15日动员25万民工对大堤及其他危险工段进行抢修,共完成土方303.4万立方米。其中,中共灌云县委动员2.5万人参加新沂河修堤,1.5万人挖涵养河、南小河。
小潮河是位于灌云县境内灌河的一条大支流,系潮汐河道。在小潮河坝合龙时,灌云民工历时5个月,前后5次堵筑,硬是凭人背船抛,将小潮河坝堵筑合龙,打了一场大硬仗。
“由于小潮河系潮汐河道,河床为淤泥土质,加上河宽水深浪高,前4次堵口均以失败告终。”张卫怀回忆。第5次合龙开工前,中共淮阴地委书记、导沂司令部司令员李广仁住在工地指挥,召集技术人员实地观测,研究堵口合龙方案,灌云总队民工运来块石2000立方米、麻袋2万条,行江大缆1000丈,以备加戗之用。
1950年4月25日第5次合龙工程开始后,至4月29日11时30分断流,此后土石并进,昼夜不停,经灌云县4000多名民工艰苦奋战,小潮河大坝合龙工程最终胜利完工。一时间工地上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新沂河施工按“以工代赈、结合救灾”的方针实施。土方劳酬每立方米堤方补偿粮1.125公斤,多劳多得。另按每立方米堤方补杂粮0.25公斤,补贴灾民。工程总计补偿杂粮11650万公斤,折合大米7750万公斤。经过开展劳动竞赛,一般的都可以超定额,不但民工自己有饭吃,每人每天还能节余一点,补助其养家糊口。
工程结束后,导沂司令部进行了总结评比,召开庆功大会。尤庆兰、王大锹(兆山)、赵金科、王大筐(兴业)等人被评为特等模范,王兆山还被邀请去北京参加1950年国庆观礼。灌云总队城南大队东磊中队中队长席德巧被评为一等模范干部。南城大队隔村中队孙学金、板浦大队西临中队汪守章、龙苴大队嵇岭中队尹小四3人被评为一等模范民工。南城大队孙学金小队、曹洪章小队、金友培小队、板浦大队东辛中队秦宝田小队、龙苴大队新坝中队吴同江小队、穆口中队开学诗小队被评为一等模范小队。
值得一提的是,新沂河第一期工程竣工后,当年即遭遇洪水考验。1950年7月初,鲁南、苏北普降大雨,洪水接踵而来。连续5次泄洪后,险情虽接二连三,但一片汪洋的新沂河,最终以博大的胸怀,成为上游汹涌而下洪水的安全走廊。之后,针对工程第一次行洪后出现的堤身断面不够、坝高不足等问题,导沂民工又于1951年至1953年连续3个春季艰苦奋战,先后完成北堤147公里、南堤115公里的覆堤工程,使其达到设计标准,1952年又建成盐河南、北两闸,孔径6米,恢复了盐河通航。同时完成了710立方米/秒标准的嶂山切岭工程。
河道安澜 造就幸福民生
“整个导沭整沂工程历时5年,先后动员临沂、沂水、泰安、滕县、胶州、徐州6个专区37个县(市)民工114万人次、技术工人4500余人参加施工,共完成土石方4827万立方米,筑堤800余公里,挖河85公里,并完成沭河拦河坝、溢流堰、穿沭涵洞等各种建筑物53座,开支经费4500万元(1.5亿公斤小米折价)。”摊开一张水系图,张卫怀为笔者仔细讲解。当年,在技术条件极为简陋、几乎没有动力机械的情况下,百万民工只依靠大量的铁锤、铁钎、铁锨、扁担、炸药和小推车,开山劈石,聚水束河,硬生生地劈开了马陵山和嶂山,重新书写了历史。这项工程也因此被水利部誉为“导沭整沂,水利先锋”。
“导沭整沂工程的完成,减少了鲁南、苏北1450万亩土地的洪涝灾害,对沂沭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对苏、鲁两省全面治理沂、沭河和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泊总称)流域以及淮河创造了条件。”张卫怀说。
此后,在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努力下,两条大河的筑防标准不断提高,建筑物配套建设不断强化。除险加固,治理支河,建闸修桥,确保行洪排涝能力不断提升,真可谓“两河既治、百利遂兴”。如今两河岸边夏季绿油油,秋天金灿灿。“对连云港境内的新沭河、新沂河的建设、治理历史,在本市水利建设史上也是空前的。”张卫怀说。
这项工程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初心的生动史实,在连云港地方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市革命纪念馆馆长白植明看来,“初心”体现在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新中国还未成立的时候,我党早已高瞻远瞩、心系群众,排除万难,带领人民开始这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初心”还体现在党员模范人物勇于奉献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几代水利人治理沂沭水域的努力上。
2016年底,央视十套播出历史题材纪录片《沂沭安澜》,让当年波澜壮阔的治水场景得以重现,纪录片以其丰富的内容、厚重的史实、震撼的画面曾引发热烈反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导沭整沂”这项恩泽百代的水利工程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建设者们仍在创造新的历史。相信随着新沭河、新沂河治理标准的提高,必将给沿岸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
(□ 伏广进 史贽仁 李军)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