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迈入高铁时代

从1935年6月东陇海铁路新浦至老窑全长27.8公里的铁路竣工通车之日起,蒸汽列车在苏北大地上呼啸而过,港城人与铁路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埋下了高速铁路的峥嵘之梦。

2013年12月7日,连盐铁路开工建设;2015年9月,连淮扬镇铁路开工;2017年8月25日,连徐高铁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18年12月26日,青盐铁路竣工运营;2019年12月16日,连镇铁路连淮段建成通车,2020年12月11日,连镇铁路淮镇段建成通车;2021年2月8日,连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

铁路建设见证了港城的芳华变迁。迈入高铁时代,一条条高铁线,成为港城人民与外界相连的幸福线,也成了催生新梦想的地平线。

五年磨一剑

2013年12月7日清晨,当初升的朝阳还没来得及融化地上的薄冰,在盐城市阜宁和射阳两县交界处的329省道边,红色钻机已飞速地转动着钻入盐阜老区的农田深处。全长234公里的连盐铁路全线第一桩在盐城市阜宁县境内开钻。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连云港至盐城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为确保铁路项目按计划推进,我市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县区、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形成统一高效、运转顺畅的铁路建设工作机制。

“千难万难,拆迁最难。在启动连盐铁路征拆之初,我们就详细制订了工作计划,形成标准操作规程,并分批次对我市铁路沿线9个县区、30个乡镇、100多个村组的征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为推进征拆工作奠定了基础。”时任市铁路办副主任王广士回忆。连盐铁路征地拆迁是市铁路办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之一。市铁路办为此召开各类协调会、对接会、会办会300多次,出台各类专题会议纪要80多个、形成备忘录20多份,使铁路项目涉及红线用地、拆迁安置、学校还建、医院搬迁、油库搬迁、损坏道路补偿等一大批矛盾问题得以解决落实。

2016年上半年,连盐铁路连云港段征拆工作基本完成,共计征收红线用地8020亩、临时用地3500亩,拆迁房屋3435户、约72万平方米,征拆范围和数量在全市交通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开弓没有回头箭,连盐铁路从开工之日起每个进展、时间节点已经成为工程的硬性要求,而港城百姓也像看护襁褓中的孩子,亲眼看着铁路一天天延长。

时光荏苒,在市民的期盼中,连盐铁路全部建成。2018年6月,经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连盐铁路和青连铁路合并为青盐铁路。2018年12月26日,青盐铁路开通运营,连云港高铁站和综合客运枢纽同步投用。

五年磨一剑,港城人民迎来高铁时代。

铁路大建设

长期以来,连云港市境内仅有一条陇海铁路横贯全境。陇海铁路东段徐州至大浦198.3公里,于1920年开工,1923年竣工,这是我市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也是2018年之前唯一的一条。向南,不能直达上海;向北,不能直达青岛。只有一条铁路,去首都北京的时间长达15个小时,去一趟省会南京,坐火车得绕道徐州、安徽,这曾经是连云港人心中的痛。高铁,成为众多港城人的期盼。

“从2013年开始,我市迎来了铁路建设的爆发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薛采高说。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是国家确定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先天优势。“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国铁干线5条,新增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到240公里,连云港站、灌云站、灌南站、赣榆站、东海站5个铁路客站和综合枢纽全部投用,涉及全市所有10个县区和功能板块,是江苏省近年来在建铁路项目最多的省辖市。

除了青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省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是江苏省连接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南北纵向主通道,具有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功能,在国家铁路网和江苏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连淮扬镇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全长305.2公里,总投资464.62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途经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四市,全线设置灌云、灌南、涟水、淮安东、宝应、高邮等站点。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20年全线通车。通过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人可迅速到达省城南京,或通过镇江接入沪宁城际铁路,3小时到达上海。

如果说青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开启了港城铁路发展新篇章,而连徐高铁则承载着港城追逐世界的高铁梦。连徐高铁时速每小时350公里,项目正线全长约180.4公里,线路自既有陇海铁路连云港站引出,经连云港市东海县,徐州市新沂市、邳州市,全线共设6座车站。

时任市铁路办工程处处长李汶轩回忆说,为了争取连徐高铁尽快开工,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领一班人多次赴省请示、进京汇报,马不停蹄争取项目,分工协作多方对接。2016年11月5日,连徐高铁先导段终于在我市开工建设。2021年春节前,连徐高铁的通车,不仅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发挥陇海大通道的整体效益,而且连云港全面融入京沪、陇海兰新高铁网,加快建设成为海陆联动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对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速度与激情

​第一次坐上动车是什么感觉?那就是速度与激情俱在,平稳伴动车同行。

2018年10月19日,一批媒体记者应邀体验青盐线动车。“动55582次准备开车,全列禁烟。”当天早上7点,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昵称“黄医生”的综合检测列车从连云港站发车,前往青盐铁路连云港至盐城段起点赣榆北站,开展全线拉通试验。

在飞驰的动车上,笔者对到站时刻进行了记录,综合检测列车7时27分从赣榆北站发车,7时34分抵达赣榆站,在过站未停车的情况下,7时46分抵达连云港站、8时12分抵达响水县站、8时18分抵达滨海港站、8时27分抵达射阳站、8时42分抵达盐城北站。也就是说,不到1个小时,列车就从连云港站到达了盐城北站。青盐铁路连云港至盐城段开通后,加上在中途3个站的停车时间,两地市民乘坐动车1小时10分钟左右就能实现直达。

时任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室副主任史柏生介绍,我国将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而“八纵”之一的沿海通道和“八横”之一的陆桥通道在连云港交会。从全国铁路网来看,无论是连盐铁路、青连铁路,还是合并后的青盐线,都属于“八纵”之一的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加快推进我国沿海铁路通道建设,促进沿线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和经济要素流动,完善优化路网结构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港城新一轮铁路规划也在积极酝酿之中。按照“对外大体量交通、对内快速联通”的思路,我市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战略交通支点,科学定位,超前谋划,加强协调对接,多方请示汇报,加快铁路规划各项工作,《连云港地区铁路网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已顺利完成;连云港至临沂铁路(货运)全长50.8公里,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山东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2030)》;连云港至临沂城际铁路全长94.46公里,被列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和《全力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引领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中远期交通规划方案;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全长234公里,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网布局。

高铁县县通

“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铁“县县通”。

“明显感觉到客流量逐年增长,尤其是今年,节假日的客流量已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高铁出行已经成为市民首选的交通方式。”连云港火车站值班站长刘宏伟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五一”期间连云港站日均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万人次,迈入了动车组列车开行爆发的新时代,办客动车组列数达到170余对,增长92%;始发动车组列车50列,增长200%。

当前的连云港,干线铁路成环成网、高速动车四通八达,初步形成综合交通新格局,全面融入上海3小时、南京2小时、青岛1.5小时、徐州50分钟交通圈,创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刷新了城市经济新版图,也提高了港城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条高铁线的建成通车,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道路的延伸,其背后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2018年开始,连云港铁路建设进入高潮期,到今年2月连徐高铁开通运营,连云港主城区和下辖三个县全部通上高铁(动车),这在全省设区市还是第一个,从而实现了高铁建设“后发先至”。铁路通达拉近的不仅仅是时空上的距离,也畅通和密切了交通、经济、人文的交流,正是如此快马加鞭的“铁路破题”,为连云港“十四五”开局打下扎实基础。

市商务局局长商振江表示,连云港“三新一高”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商等新兴产业通过高铁拥抱更多的朋友圈,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转型升级。连云港自贸区的各项开放成果和连云港市综保区、开放口岸等开放平台将更加高效、便捷地辐射和服务陆桥沿线地区。同时,各地区更加多样的开放需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连云港自贸片区持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

随着交通的便利发展,不仅有助于增进区域合作的空间,也有助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未来发展激活更强大的市场动能。

“高铁旅游”已经成为当前连云港市旅游经济发展新业态。“五一”期间,连云港跻身全国新晋热门旅游城市榜单。“节前重磅打造的‘大圣故里花果山、西游胜境连云港’高铁旅游品牌列车成功首发。”市文广旅局市场促进处负责人张思腾说。依托多条高铁线路,共投放11组列车,全年运行在连云港至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高铁线上,成为展示连云港形象的“移动品牌”。

加快南沿江、宁淮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合新高铁等重点项目……今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已绘就铁路发展新蓝图。

对于连云港来说,借助宁淮高铁,连云港将实现到南京线路的最大取直,到省会的时间将进一步压缩;借助通苏嘉甬铁路,连云港将更加快速地抵达浙江,拥抱“环沪万亿超级城市群”;借助盐泰锡常宜铁路,连云港到苏南地区更便捷;借助合新高铁,连云港预计两小时可达合肥,不仅可实现与沪汉蓉、合安九、合福铁路沟通,还可积极融入新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方向的京沪第二通道。

从曾经“补齐短板”到如今“后发先至”,“轨道上的连云港”,让未来大有可期。

图片由王健民提供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