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百年风华】第二十三期: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青口战斗

青口战斗是1941年3月由八路军第115师组织,教导2旅和山东纵队2旅配合作战的一次重要战斗,也是八路军东进滨海抗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1941年

有封锁就有反抗!

当时日军正在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日军将赣榆县伪军两千余人编成“剿共军”三个团,第1团(团长李凤和)驻小荒、碱滩一带,第2团(团长张星三)驻石桥、柘汪一带,第3团(团长孙谦昭)驻张城子、李城子至朱堵、寺后一线。日伪安设的据点有青口、城里、海头、兴庄、下口、寺后、大沟南、大沙河、墩尚、李城等处。 

八路军第115师组织的青口战斗,以扩大滨海抗日根据地,使八路军移兵就食较为富庶的滨海地区,保障军队供给,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打破日军的海上封锁,打通与华中、胶东的联系,进而控制陇海路,粉碎日军“治安强化运动”和“以战养战”的计划为其主要目的。参战部队由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旅长曾国华、山纵2 旅旅长孙继先、政委江华等组成前线指挥部,实施战斗指挥。

青口战斗示意图

      前线指挥部分析了形势,认为赣榆连同新浦、海州的日伪共有四千余人,但伪军较多,战斗力不强。在这以前,八路军没有大部队在这一带活动,日伪思想较麻痹,战斗打响后,短时间不会有大兵力增援;海边多系浅滩,兵舰活动受限,日军海军亦不可能登陆增援;加之县内公路多为泥土路面,木桥甚多,易于破阻,迟滞日伪援军。作战地区虽系平原,但河川纵横,坟墓甚多,村落繁密,林木丛生,便于八路军运动作战。“前指”做出决定,以三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以突袭的战术,乘日伪不备,发起青口战斗,夺取战斗的胜利。战斗的第一步,消灭青口外围据点的日伪,相继袭入青口;第二步进逼东海,控制陇海路北地区。参战部队分为三路纵队,一纵队主攻青口;二纵队解决青口以南各据点;三纵队在青口、县城之间活动,打击增援部队。​

不怕牺牲战斗到底!

3月19日晚,一纵进攻海头,揭开了青口战斗的序幕。各路勇士英勇奋战,至23日,连克海头、兴庄、寺后、大沟南等据点。25日上午10时,各线同时动作,展开总攻,老4团由郯马奔袭大沙河,以钳制日军的援军。进袭青口的部队为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的老6团,指战员冒着猛烈的炮火,奋勇登城,以手榴弹等短兵火器迫日军退守炮楼。进攻部队一鼓作气向两翼发展,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突击部队迅速占领日军仓库,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在猛攻青口的同时,二纵对张城、李城等据点发起进攻。在强大火力攻势掩护下,向伪军进行政治喊话,瓦解了伪军的防御力量,张城伪军三百多人缴械投降, 李城二百余伪军一部投降,一部企图突围,亦被俘获。同时,担负钳制任务的“岳州”9连攻入青口东面的海口下口村据点,日伪仓皇逃窜,群众自动帮助拆围子、破桥梁。日伪正在装运的数万斤粮食,为八路军缴获。 

25日夜,新浦日伪一部五辆汽车向青口驰援,被阻击部队击退。26日拂晓,日伪又以汽车20余辆,大炮4门,400余人绕道海边,并有海军一部配合,企图从侧后攻击八路军,遭到“岳州”9连迎头痛击。激战四小时,9连按原定计划撤出战斗,胜利转移。 

日伪失败后,于3月30日,集结千余人进犯,妄图报复。4月1日,进犯至城头一带,遭八路军伏击,旋即退至门楼河。是夜,八路军又猛攻门楼河之日伪,日伪狼狈退回。

胜利,是最动听的战歌

 青口战斗,攻克日伪海头、兴庄、李城子、张城子、寺后、大沟南等据点,毙日伪200余人,俘虏伪军400余人,缴获大炮3门,步枪400余支,驳壳枪40余支,炸毁汽车2辆,缴获子弹和军用品无数。青口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消灭伪“剿共军”第3团,重创1、2团。日伪军龟缩到青口、县城、大沙河三个据点。八路军乘胜向赣榆南及东海进军,陇海路以北地区大部为八路军控制。青口战役全部计划圆满完成。 

青口战斗的胜利,鼓舞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抗战信心。各地纷纷召开祝捷大会。从此,滨海抗日根据地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并逐步建成山东抗日根据地五大战略区之一。罗荣桓、黎玉、朱瑞、陈光、肖华率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自此长驻滨海,指挥整个山东战场的抗日战争直至抗战全面胜利。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