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连云港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海属百年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2020年11月20日,我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毋庸置疑,这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新一轮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宗旨,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广泛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了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责任心、事业心。530万港城人,同做文明城市创建的支持者、参与者、守护者。
从“情”出发,彰显城市风貌
“以前我们小区楼道就是白墙,又脏又旧。如今,街道社区请人画上了一些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宣传画,引导群众遵守文明公约,文化墙成了小区里的新景观。”我市海州区南小区居民曾女士坦言。如她所言,走进海州南小区,你可以看到建欣路上富有动感的美丽墙绘,也可以坐在建康南路边上的文明苑,抬头赏赏夏日葱茏。在这如此安逸,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已有4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呢。这里曾因年久失修又无物业,导致楼道灯缺损、消防设施缺失、外墙脱落、地面坑洼等一系列问题。现如今,楼道灯、灭火器都已配置到位。地面坑洼皆已填平,楼体外墙也已修复完善,这些都离不开建康和建南两个社区的努力。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是广大群众寄予文明城市创建的更高期盼,更是港城发展的永恒追求。实际上,包括南小区在内,今年,海州计划实施60个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提质改造老旧居民楼500栋以上、面积2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万户。经过前段时间的推进,目前,中金宿舍、银河公寓等11个小区已进场施工,19个小区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剩余30个小区正在挂网招标中。
毋庸置疑,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近些年来,通过重新铺设雨污管道,规划建设室外消火栓,实施管线全面入地、楼体墙面全部刷新、道路黑色化、停车规范化、进门智能化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生活环境进一步美化,诸多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现修旧如新,不仅扮靓城市的“面子”,更做实城市的“里子”。这背后是这样一个成绩单———赣榆区全面整治城区542栋单体楼、66个无物管小区,海州区举全区之力推进214个老旧小区、118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出台《连云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全覆盖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今年目前投入1623万元,实施4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市开发区建立网格员常态长效值守机制,聘请37名专职指导员,压实246个网格责任区,做到有人管理、有人负责。
“我们小区一直都没有物业,环境十分差,垃圾乱堆乱放,自从整治后,生活质量提升很多!”在东海县某老旧小区,一位七旬老人说。老人的赞美得益于东海县这三年来的努力——该县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先后对32条道路进行改扩建,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盲道破损路面进行不间断排查修复;加大投入,修建机非分离车道,添置机非分离设施等。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我市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均名列其中。
市容市貌的整洁与否,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标准的最直观体现。为此,我市各级各单位都在不遗余力——市城管局针对公益广告、非机动车停放、室外公厕等事项,实施专项整治,解决问题补短板。市场监管部门则以“整治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市场周边秩序、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提升市场文明形象”为主要内容,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打造并推广多个农贸市场示范点。他们无不怀揣对这座城市的爱意,从“情”出发,彰显城市风貌。
从“心”出发,满足群众诉求
“我平时喜欢到图书馆翻阅一些养生类图书。”海州区东苑社区居民杜大爷介绍,“自从社区开辟了独立的文化活动场所,居民的文化生活就丰富起来,还成立了舞蹈队、太极队,刮风下雨都有地方去了!”如他所言,东苑社区是我市正式挂牌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之一,在这里,不仅有图书馆、健康小屋,还有舞蹈室、健身房等,满足了不同居民的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市把为民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此间,我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筹协调相关民生项目,每年重点推进50件惠民实事,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与老百姓相关的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虽然申领了各种电子卡,但只是不用携带卡片,无论是在窗口缴费还是在自助机上缴费,还是要排队,该走的流程一样也不少。现在是一切操作都在手机上完成,根本不用排队。”市民张海感慨地说。据了解,为了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市卫健委联合市人社局、医保局、政务办,在原有平台上新增医保在线结算功能,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目前,市一院、二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市直医院已经实现门诊就医全程线上服务,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检验报告、缴费等,并同步支持医保在线支付,实现市区医保和自费费用线上结算。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围绕交通出行、旅游健身等方面,强力打造15分钟公共生活服务圈——早起绕着北固山健康步道跑几圈,感受大汗淋漓的酣畅痛快;下午在农家书屋遨游书海后躲进静谧的小游园,在绿色氧吧中呼吸新鲜空气;晚上走进百姓大舞台,看一场群众自编自导的精彩表演,让心灵享受文化之旅……在连云区,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每天都会上演,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我市已新建改建中环路、建设西路等主要城市道路,新建改建便民道路282条;新建及改造提升瀛洲公园、安湖公园等22个城市公园,建设排淡河西侧游园、四季花城游园等33个游园,建成临洪河口、潮河湾省级湿地公园;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70个,改造升级50个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真正让全体市民活得有质感。
城市文明“风景线”,凝结着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他们聚焦发力,用情回应。今年二季度,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对全省13个设区市示范道路和示范路口的交通秩序进行了暗访检查,重点对机动车依法礼让率(无信号灯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行人守法率等6项主要指标进行测评,而我市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其中,全省示范路口各地非机动车守法率平均值为96.4%,连云港最高,为99.2%。这离不开我市公安、交通系统的辛勤努力和全市市民素质的日益提升。市文广旅局还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旅游实现重大节假日期间“零通报”。连云区抓紧抓实公益广告整体规划和展示,在统一主题、统一内涵、统一标识上下功夫,以“山海圣境、大爱连云”为主题,创新设计创文宣传吉祥物“连连”“云云”,在连岛大堤、在海一方公园等区域迅速铺开,让公益宣传“美起来”“活起来”。
从“人”出发,凝聚同城力量
“多亏了这位司机师傅帮忙,免费把我送到这里来,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能够找到这里来,真是太感谢你了。”日前,在赣榆区中医院门诊大厅内,家住石桥镇的姜大爷握着出租车司机夏新德的手不停地感激道。原来几天前,赣榆区爱心车队苏GSE727驾驶员夏新德在汽车客运北站出租车发车区候客时,看到眼睛失明的姜大爷拄着导盲杖过来,他赶紧上前问老人家要去哪里,姜大爷说要去中医院。夏新德说“我送你去吧”,一直把姜大爷送到中医院门诊大厅,临走时姜大爷要付车费,被夏新德婉言拒绝。
这是今年赣榆区红榆伞爱心车队开展“三心”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爱心车队坚持学史力行,创新推行“三心”服务,积极组织“红色的士”,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擦亮城市名片,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乡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清理小广告、捡拾地面垃圾、规范乱停放的电动车、劝导和制止市民不文明行为、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近些年来,全市上下,无数志愿者投身其中,他们积极弘扬雷锋车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让志愿红飘满港城,为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此间,连云港市红旗义工爱心之家携手江苏海洋大学理学院开展了“乡村爱心车”助学项目。来自江苏海洋大学的青年支教老师走进东海曲阳乡留守儿童之家,给300余名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上课,并为他们送去了米、油、牛奶等近3000多元的营养爱心物资。赣榆区开展了“保护青口河”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活动中,30余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对青口河沿岸的杂物进行清扫,规范摆放河滨广场周围的小黄车,经过2个多小时共同努力,河道焕然一新。
城市是否文明、人民是否满意,每个市民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被评价对象。每一位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在各种榜样力量的带领下,在好人效应的辐射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各领域志愿活动全面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市近百个社区志愿服务队以“一社一品”为载体,通过“文明到我家”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清洁、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劝阻不文明行为,努力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目前共发动各级干部、志愿者、居民参与创建30万人次,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我市还突出党员干部的带动效应,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党员争先锋”等系列活动,使党员干部的群体示范作用充分发挥。
如今,闯红灯的少了,礼让行人的多了,车辆停放越来越规矩有序,道路变得顺畅,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这座黄海之畔的海滨城市,彰显蔚蓝底蕴,凝聚起同城力量。(张晨晨 罗东方 史贽仁)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