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海养老金认证发放“放管服”让老人零跑腿

近年来,我市东海县人社局为强化倾情为民服务理念,创新探索“放管服”工作。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海县人社局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思想,多措并举,畅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工资发放等渠道,变“群众跑”为“数据跑”,变“多次跑”为“零跑腿”,在政务服务上提质增效,方便群众办事,积极打造群众满意的“温暖人社”工作品牌,最大限度提升退休老人幸福感。

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方便退休人员资格认证

5月30日,东海县退休人员李东荣老人足不出户,就办好了自己的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事后他感慨地说:“以前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很麻烦,要来回跑多少次才能办妥。如今可好了,在家摇摇头、张张嘴就办好了。”享受“便捷红利”的还有年过七旬的杨某松,他因身患疾病卧床,行动不便,每年一到养老金资格认证时就犯愁,现在,他通过“人脸识别”的微信认证,在家里就轻易解决了心头的难事。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审批服务改革带来的便利,2018年开始,东海县人社局积极改革服务方式,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在认证系统中开通人脸识别功能,创新“互联网+微信服务”离退休资格认证工作新模式,用一部智能手机,让离退休人员在家里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彻底改变和打破了过去依靠服务大厅窗口集中、面对面认证模式,实实在在方便了群众,特别是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和身在异地的离退休人员,更是雪中送炭。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海县人社局不断做深做细此项工作,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服务方式。

让“事后查”变为“事前比”解决退休工资卡发难题

在实行社保卡“一卡通”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之初,每月都出现过工资发放不到位的情况,工作人员事后需要逐一核对弥补,退休人员有情绪,工作人员也心急如焚。面对实际问题,东海县人社局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问题集中在社保卡丢失、换卡、注销、“睡眠”等方面。

针对退休工资发不上卡的问题,东海县人社局及时成立由社保处牵头,信息中心、征缴中心、银行等部门协作的整改小组,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研发,最终确定在原工资发放系统内增设了一个社保卡号比对识别的软件系统,在工作人员输入社保卡号同时,新研发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正常卡和问题卡,将事后逐一核查变为事前信息系统比对,问题查找的精准性明显提升,准确掌握和解决工资发放存在的“错卡、无卡”难题。同时,还相继推出“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退休办理运作模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群众获得感,使全县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时领取率达100%。

用“四季乐”加“四必访”打造退管服务新品牌

为扎实推动东海县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丰富东海县离退休人员的文化、精神生活,进一步打造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品牌。东海县人社局连续多年坚持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春跳舞、夏书画、秋走访、冬参观“四季乐”系列活动。即春季万物复苏动起来,组织一次广场舞;夏季天气炎热静下来,组织一次书画展;秋季秋高气爽又逢重阳,组织一次大走访活动;冬季工作收官之际,组织一次离退休人员参观东海县经济建设重大成就项目。通过组织广场舞、书画展、参观学习等系列平台活动,不仅积极展现了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也极大地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此外还积极实施“四必访”慰问长效机制,即重大节日、重病住院、重大事故、病故离世必访。自启动了离退休人员慰问长效机制以来,慰问人数已达400人次,树立了全社会尊重老同志、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通讯员 王学云)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审核: 曹银生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