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庄婷婷)近日,和朋友出去吃饭,隔壁餐桌三四岁的孩子在哭闹,父母拿出手机来,孩子立马不哭了,津津有味地玩起来。环视四周,玩手机的孩子不在少数。
跳皮筋、滚铁环、跳房子、打弹珠、翻花绳、拍洋画……经典的游戏伴随着无数人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如今,孩子的生活被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填满,孩子们不论是走着、坐着,还是躺着都是电子产品不离手,使得本该在户外自由玩耍的孩童,就这样被各种电子产品吸引,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小屏奴”。一方面,长时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儿童视力下降、颈肩综合征、“鼠标手”等,还会因久坐不动导致身体肥胖、腰酸背痛;另一方面,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的面对面交流,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退缩,甚至导致抑郁症。同时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且易情绪不稳。甚至过早、过多接触电脑、电视,还有导致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
那怎样才能别让孩子成为“小屏奴”呢?一些家长采取强制性措施,或是将电子设备藏起来,或是一把夺过来训斥甚至打骂,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其实,减少“小屏奴”的有效办法,不该局限于如何“堵”上,而是让“大屏奴”们回心转意,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直接影响。例如,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方面,父母的作用远不只是监视,更多的是以身示范。客观而言,绝大多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甚至成了反面榜样。笔者在周围人群中进行调查,近一半的父母在家里几乎电子设备不离手,有样学样,孩子们沉迷电子设备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家长必须先控制自己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尤其是当着孩子面尽量不玩电子产品。
当然,电脑的普及和流行,至少说明电脑、手机在共享资源、扩大知识面上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孩子确实可以通过这些产品增长知识和本领,况且将孩子完全隔离在电脑等电子产品之外,毕竟不太现实,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就要求父母合理安排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妨每天限定几个可以玩的时间段,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同时让孩子养成用电脑10~20分钟就休息一下、望望远处的习惯。
此外,父母们要多拿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做游戏、读书、去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孩子开阔了眼界,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不会一直盯着屏幕看了。父母们应该认识到,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现实世界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付出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