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放管服”改革,并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过去五年,江苏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大功夫,持续降低创设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深入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制定实施459项重要改革举措。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累计取消、下放、调整887项行政审批事项,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投融资体制、省以下财税体制、商事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
与此相应,收获的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江苏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53.8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单去年一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就分别增长13.8%和25.5%,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184户,其中企业1507家。这些数据,有力表征着“放管服”改革激发的巨大经济活力。但也存在短板和弱项,突出者如,一些关键性审批事项下放得不够多、不到位,需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取消下放权力事项的“含金量”,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对“放管服”的获得感。
今后五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省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达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必有之义。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重点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被确定为今年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的第一项任务,可见深化“放管服”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地位之重、作用之大。应时而作,江苏拿出了“放管服”改革的升级版,内容包括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全面实现“3550”等深化“放管服”的重点任务。
江苏早在出台“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方案之际,为不断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按照“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创新活力最强”目标,就明确提出“3550”的改革目标,以实现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3550”,即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据报道,江苏各地目前基本实现“3550”。
成绩实可喜,未来更可期。另据报道,“3550”所涉及的3个“证”最具代表性,但并不是改革全部。今后,江苏还将在用电申请、跨境贸易等事项上推行利好市场主体、改善营商环境的多项举措。可以预见,有着亲商重商优良传统、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善和优化的江苏,将在“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彰显更强强大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茅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