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袁春梅 刘静
海州区海州街道新建社区,有一户十分普通的人家,却是左右庄邻羡慕的对象。这种羡慕,并非因为这家房子多漂亮、存款多可观,而是这家有一位好主妇吴从英。今年48岁的吴从英,在婆婆生病后,毅然放弃工作,回家全身心的照顾老人。吴从英用她的这份朴实、善良与坚韧,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孝”、什么是“爱”。
父亲和姐姐在其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阳春三月,港城开启大回暖模式。踏着老石板路,我们来到了海州古城蒋巷17号。见有人敲门,身着大红色防水服的吴从英,笑盈盈的迎面走来。有别于一般人的居家服,吴从英的这身衣服,有点特殊。“这个衣服防水,伺候老人,洗刷什么的方便。”吴从英笑着说。
紧挨厨房的卧室里,两张床上睡着俩老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床上,老人躺得很悠闲。靠外头的是吴从英的婆婆胡毓荣,今年80岁,因糖尿病综合症多次住院,2017年因突发脑溢血造成瘫痪,自此卧床不起。
见到有人来,吴从英的公公刘世友忙不迭说:“我患有哮喘病,我和老伴儿的照料全靠吴从英。我这媳妇那是打着灯笼也难找,老刘家那是积了几辈子的德,娶到这么个好媳妇。”
刘世友告诉我们,去年初老伴儿病重,医生让回家准备后事,但是媳妇看着婆婆还有呼吸,就找来医生在家里挂水。没想到,在媳妇细心的照顾下,老伴儿一天天好转,一直活到现在。
“能成为一家人,那是多少年修来的缘分。他们老了,我们做儿女的悉心照顾那是应该的,我们小时候,不也是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嘛。”吴从英说,她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是父亲和比自己大10岁的大姐把她拉扯大。
兄弟姐妹五个,母亲早逝,父亲一人照顾多个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父亲对我们特别好,要有点好吃的全都紧着我们先吃,记忆里他多少年都穿一样的衣服,破了就自己补补。”虽然生活实苦,但是吴从英从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那里感受到了深深的爱。
婆婆病重她毅然放弃工作回家照顾
吴从英的老家就在隔壁的古楼社区,23岁嫁到刘家。婚后两人生育了一个儿子,夫妻俩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是一直在努力搞经营,开过餐馆,做过一些小生意。
2016年五一劳动节,休息在家的吴从荣发现婆婆的右胳膊总是抖来抖去,感觉不对劲,赶紧带着婆婆去了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婆婆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出现了糖尿病综合症,当即被要求住院治疗。
婆婆住院的第一天,吴从英就给合作伙伴打去电话,辞去了在淮海工学院通灌院区一食堂窗口管理员的工作。其实,到底要不要辞职?吴从英心里也犹豫过,毕竟自己的儿子二十多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应该给家里攒点钱了。这个时候辞去工作照顾老人,是不是不妥?
“老人们把我们养大,我们就得给他们养老。”吴从英遵循自己的内心,果断辞去工作,专心照顾起婆婆。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胡毓英前后7次住院,都是吴从英忙前跑后。“多数时间都是我在医院,有时晚上孩子的两个姑姑会轮流去看看。”吴从英笑着说。
去年初,胡毓荣病重,医生让回家准备后事。“我看她还有呼吸,,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于是找来医生在家里挂水。没想到,婆婆一直撑了下来。”看着婆婆一直活到现在,吴从英很知足。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照顾婆婆的这两年,吴从英没离开这个家半步。
孝道传承
因为自小在海州古城长大,方圆几里的人都认识吴从英,因排行老五,大家都喜欢喊她“小五”。采访时,我们遇到了周边的邻居,无不对其竖起拇指赞扬。
“我是不会写,要不我都早想写写小五了。”邻居张姐说,去年夏天,小五用轮椅推着婆婆,带着公公一起去鼓楼广场散步、晒太阳的画面,不知道让左右多少邻居感慨,大家都夸她有爱心、有孝心。
吴从荣的孝顺,别人是看在眼里,他的家人可都是记在了心里,特别是她的儿子,更是转化到了具体的行动中。
因为老人卧床,吴从荣每天都得给婆婆擦洗身体,夏天或是遇上大小便,更是得一天擦洗多次。只要在家,吴从荣的儿子都会主动放水、端水,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吴从荣告诉我们,2016年的一天,婆婆刚从医院回家,深夜要大便,但是婆婆太虚弱,没法去卫生间,他的儿子二话没说,直接骑车出门,找了好几个地方,给奶奶买来一个便盆。
“孩子今年25岁了,大专学的是会计,因为工作不好找,正在复习准备成人考试,看着他能不嫌弃老人,主动帮忙照顾老的,我心里也很欣慰。”吴从荣说,现在家里的经济主要靠孩子的爸爸打零工,勉强够生活,孩子也从来不在吃穿上讲究,常常省下零花钱给奶奶买水果吃。
每天下午3点,吴从荣会给婆婆喂食水果,猕猴桃、火龙果、苹果等换着吃。“没有什么幸福,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强。”吴从荣一勺一勺的喂着婆婆吃火龙果,轻轻擦去其嘴角的汁水,说起这些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快乐的涟漪在吴从英脸上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