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爱国情怀萦心头。
端午节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忠贞爱国的形象最得人心。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我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不仅民间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非常盛行,而且国家也于2006年将端午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端午节从2008年起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都给了我们一个慎终追远、抒发爱国情怀的载体。
在传承端午文化中抒发爱国情怀让我们找到精神归属,获得满足。“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追本溯源,端午等传统文化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端午文化以其丰富的呈现和多彩的形式,在新时代继续吸引着我们的“网络原住民”和人民群众重拾文化标识,再塑精神家园。
在上下求索中抒发爱国情怀让我们意志更坚定,步伐更从容。公元前278年,忧国忧民、悲愤交加的诗人屈原留下千古传唱的求索《天问》、怀石自沉汨罗江殉国。蔓延三千年,尤荡气回肠,令人不忘。他那上下求索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数字新生代们纷纷通过网络分享表达对这位上下求索、忧国忧民、先知先贤的追思感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汲取屈原九死不悔的求索“问天”精神精华,我们在改革开放40周年盛装再出发,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破浪前行!
在“爱国”与“民本”情怀融合中让我们的节日内涵更丰富,更加接地气。众所周知,一提起屈原,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爱国”。但分析发现,屈原不只是“爱国”,他的“民本”情怀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哀民生之多艰”、“相观民之计极”、“览民尤以自镇”等,屈原在著作中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疾苦,希望体察民生的艰辛,解决百姓的苦难。甚至屈原之死,也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破灭,还有其民本理想的破灭。郭沫若曾经说,屈原“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和正义”。“民本”情怀与现在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通。如今,端午不仅仅是一个假期和文化标识,更是一种情怀和寄托,需要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只有理解了屈原精神是“爱国”与“民本”情怀的融合,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端午让一切爱国情怀竞相迸发!(寇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