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 (8月30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手机网民规模为7.88亿。与此相伴生的一个明显问题,是网络谣言的不断滋生。网络谣言,误导公共舆论,影响公众正常生活,扰乱社会秩序,消减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上线,推动了网络谣言治理特别是辟谣工作的常态化、专业化,丰富了网络谣言治理的共治形式,标志着网络谣言治理进入了新阶段。平台整合全国各地40余家辟谣平台3万余条数据资源,以发布权威辟谣信息,提升网民媒介素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实现对网络谣言“清存量、控增量、断传播”为宗旨,通过联合相关部委、地方网信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及专家、普通网民等多方力量,联合辟谣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组成立体化、多终端“一站式”辟谣网络,构建了对网络谣言“联动发现、联动处置、联动辟谣”的协同辟谣机制,可以实现对网络谣言的及时有效鉴别、评判、和阻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上线,回应了公众迫切要求加强治理网络谣言的关切,提供了辨识网络谣言、举报网络谣言的权威平台。平台设立了部委发布、地方回应、媒体求证、专家视角、辟谣课堂等栏目,具备举报谣言、查证谣言的功能,可以获取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权威辟谣信息。例如,打开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中的辟谣数据库,将“紫菜”作为关键词搜索,共找到54篇相关辟谣文章,第一篇便是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塑料薄膜做紫菜”这一谣言的权威回应。再如,在联合辟谣APP上,除了查证谣言的选项,还设有“我要举报”的举报渠道,通过填写类别、地域、内容等普通网民也可参与辟谣。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上线运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谣言治理的法治化,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新平台。谣言猛于虎。网络的发展使其如虎添翼,先入为主、危害极大。以网络谣言的重灾区食品领域为例,国家食安委的一项调查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在整个谣言中的占比45%。近年来,食品造假谣言有,肯德基里的鸡长着6只鸡翅、紫菜是用脏兮兮的黑色垃圾袋制成的、葡萄无核是吃了避孕药、人造鸡蛋可以当成乒乓球来打等。前不久,一则“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的网络谣言迅速蔓延各大社交媒体。这些网络谣言,消减了公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影响了食品行业发展,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网络谣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低门槛和传播的直接性,使网络谣言内容上更具多样性、诱导性,传播上更具成本低、速度快、杀伤力强的特点。面对不断滋生的网络谣言,在利用好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查谣、识谣、辟谣功能的同时,有必要积极运用、充分发挥好这个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对制造、发布谣言者以法律法规的及时惩戒,提高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成本,让造谣传谣者付出沉重代价。从而,更加完善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机制,不断深入构建网络谣言的现实治理路径。 (茅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