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特约评论员/张小草
刚刚过去的周末,难得没加班,蒋玲跑了一趟超市想买点过年回家给爸妈的礼物,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给家人选有年味儿、又真正喜欢的礼物,真的很纠结,很难!”这问题不只蒋玲有,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春节回家带啥”再次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1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年轻人纷纷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回到远方的家乡,与父母和亲人一起过年。在如此重大的节日,回家既意味着欢聚团圆,更意味着对家庭深深的情感与责任。由于大家平日里工作都十分忙碌,回家的次数不多,加上在表达爱与感恩的方面较为含蓄,以节日为名给家人送上一些礼物显得再合适不过。
许多人考虑到父母节俭了大半辈子,总想着买点贵的给他们“享受”一下。有调查显示,之所以倾向选择价格比较高的礼物,是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年轻人对未能陪伴父母的愧疚。但这种礼物即使能有幸免遭父母的一顿关于“乱花钱”的责怪,也离不了因为“舍不得用”而被收起来的命运,往往“利用率”并不高。那么,在自己现有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到底送什么礼物既能表达心意,又能让父母满意,很多年轻人的困惑就在于此。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句古话家喻户晓。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只要能表达心意,价格并不那么重要。对父母而言,他们真正期待的,可能并不是有什么礼物,而是那个平日相隔千里、但还是能在除夕前回家的你,是那场儿女都能承欢膝下、充满幸福和温情的团聚,是那顿一家人都围在桌前、边吃边说笑的年夜饭。
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当下,精神世界的需求能得到满足更能让人愉悦。笔者认为,与其把心思都用在纠结到底该送什么礼物上,倒不如想想如何利用有限的假期好好陪伴父母。不久前充满“土味”的短片《啥是佩奇》,之所以能感动网友、引发共鸣,其最“硬核”的原因不是爷爷送给孙子的“佩奇”有多贵重,而是那份爱与温情、那份为亲人重逢的守候。
长辈总是竭尽所能,试图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实在的行动去打破代际隔阂、跨越沟通障碍。作为子女,我们能回报的绝不止是那一份能用价格衡量的物化的礼物。曾经网上做过一道“亲情计算题”,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这样算下来,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请放下“该买什么礼物”的纠结和顾虑,背起行囊,在春节以及除春节以外的日子,多抽点时间回家。以实际的行动尽力去放大这道“亲情计算题”的结果,让父母充分享受到“团聚”这份“大礼”带来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