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诫世人需看到事物的真相与全貌,不能当局者迷,必须超越狭小的视野范围。作为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中间,更是不能犯“迷糊”,而是要洗尽铅华,放低身段,融入乡土,在与基层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中,做一名“土里土气”的基层干部。
“土里土气”是没有“花里胡哨”的心思,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基层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花里胡哨做样子、走形式,群众看在眼里、寒在心里,无形中疏远了情感、产生了隔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价值观,不能华而不实、花拳绣腿,而是要深刻意识到自身既是干部也是群众的双重身份,自觉站稳群众立场,把为民解难、为民做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中以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优秀干部为楷模,把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把自己作为群众的家人,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真正把根扎到群众心坎。
“土里土气”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伎俩,扎实下功夫入乡习俗。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开展难度大,需要踏踏实实、下“绣花”功夫摸清吃透、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少数干部“投机取巧”式工作,靠材料出政绩、包装出经验,营造出的“海市蜃楼”只会让群众厌恶。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干部要身入群众,就要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甘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用脚踏土路的“笨”办法,付出真情、吃透实情、掌握民情,用双脚走遍乡村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寸田地、每一个农户,用沾满泥土的双手,点缀基层风光,收获基层风情,增强因地制宜服务基层的底气。
“土里土气”是没有“拿腔做势”的姿态,始终平易近人接地气。基层干部长期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干群“鱼水之情”的构建。面对群众若只会装腔作势、推三阻四,干群关系何谈紧密和谐。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要融入群众,打“官腔”摆“架子”的行事作风,显然是格格不入的。要少说“官话”多说“白话”,一方面要学会用“普通话”把党和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宣讲到基层,让好政策走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要讲好“地方话”,用“乡音土话”与群众聊家长里短、谈大事小情,在润物无声的亲近中走进群众心坎里、暖进群众心窝里。(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