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非遗项目,具备进景区的天然优势,与旅游频频牵手,成功案例颇多。近日,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江南大学,以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业内专家来连,专门调研了我市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相关工作,并与相关人员展开座谈,探讨了景区文创产品设计中非遗元素融入、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文化为旅游画龙点睛,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景区是由众多景观资源和服务设施组成的综合体,包含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而极具地域文化多样性、差异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区特色人文要素的最直接体现。20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创意基地”建设,率先推出“非遗特色伴手礼”,将非遗创意研发与旅游体验推广、产品销售共生融合发展,拓展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然而,非遗进景区不是想当然的事,在此过程中,同样还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在非遗进景区上,需要把握科学合理性。笔者经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在我市个别景点存在过度商业化,单纯迎合游客猎奇娱乐心理的低质化、拼盘类的“非遗进景区”表演。而实际上,非遗是“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无限定空间里,除根据景区布局和游客群体消费需求对非遗资源进行挖掘利用外,还要注重保护和展现其多元属性的文化内涵。
毕竟除表演类项目外,其还涵盖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其中所包含的技艺、经验和精神,也是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的,景区只有科学决策和合理定位,才能将非遗的资源互化作用有力地发挥出来。比如通过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更多融入非遗体验基地、保护中心(传习所)、老字号等非遗技艺展示资源,方可打造情景化、沉浸式、综合性的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对游客的吸引黏度。
其次,在非遗进景区上,还需要有长效的布局运作机制。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人们热爱旅游的深层次原因是对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探求,很多旅游产品实际都是文化产品,“深度游”本质上都是“文化游”。所以,非遗进景区并非是景区为商业效益而营造的“消费噱头”,热度过了就置之不理;相反,若想要在“深度游”上夯实自己的品牌阵地,各景区就需要为非遗进景区建立长效机制,编制长远规划。
我市各景区在选择非遗进景区项目时,可以从“特色化展现、差异化竞争”的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介本土特色非遗项目,比如淮盐技艺、水晶雕刻、渔俗等,避免同质化。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创新思维”和“落地思维”,不能单纯照搬非遗项目的本来面目给游客观瞻、欣赏和消费,毕竟在审美趣味和格调风格上,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时代隔阂。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代之以展现形式的创新、内容的适时调整,如此才能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互动性,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比如我市近段时间就在探索拓宽“非遗+公共场馆+互联网”等合作模式,利用市场化手段和现代科技推动非遗活态化传承保护,进一步实现非遗保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张晨晨)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