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两条消息令人眼前一亮,其一是“开海”后肥美海鲜端上了餐桌,其二是今年我市近海增殖放流已达21.1亿粒(尾)。两条消息都与海州湾有关,其中后者尤其令人欣慰。蔚蓝的大海无边无际,看似渔业资源丰富,但同样需要休养生息。一味索取显然不可取,除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外,增殖放流是让海洋牧场更加富足的良方。
海州湾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这里出产的对虾、梭子蟹和带鱼等海产品闻名遐迩,海州湾还是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海洋牧场示范区。由于天气、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前些年,港城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受到一定破坏,导致海鲜产量大为减少。渔民直呼“海变穷了”,海洋“荒漠化”迹象初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市严格执行国家海洋与渔业管理制度,连续依法实施伏季休渔,开展海洋增殖放流以及海域海岛生态修复,让大海得到了休养生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渐跃上了新台阶。
在所有措施中,增殖放流是最有效的硬招。今年我市开展增殖放流50余次,总放流量达21.1亿粒(尾),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其意义非同寻常。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近岸海域游泳生物重量密度为34.388kg/h,是2018年的2.72倍,标志着港城渔业资源正在加速恢复。渔民们纷纷表示“鱼比以往多了”“捕捞的难度降低了”,以前少见的“渔汛又回来了”。这是对我市采取各项措施,特别是增殖放流,呵护海洋牧场的最直观感受,更是对港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诠释。
从根本上说,增殖放流改善了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更促进了渔民增收,也提高了市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这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其中蕴涵着无限生机。要让碧海蓝天常伴,让渔业更加兴旺发达,让大海更多造福百姓,就必须健全海陆联动和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在科学捕捞之余更加重视增殖放流。唯有这样,海洋生态环境才会变得更好,我们的海洋牧场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李耀华)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