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2013年7月22日正式启动第一季助学公益行,至今已经9年。
9年来,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土地,走访行程超过10万公里;用真心了解实际困难,帮助239名贫困学子解决学费182万余元;用实际行动号召社会爱心,影响并带动上万人关注、关心贫困学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年坚持记者助学,改变的不仅仅是贫困学子的命运,也改写了家庭贫困的历史,推进了社会发展的步伐。记者助学的力量,也可以星火燎原。
走访的意义
“7月22日,天气阴,时有小雨。”
“7月24日,晴,骄阳似火。”
“7月26日,天气阴,空气依旧闷热。”
这是2013年的走访记录。每年,记者都是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之季,也是最酷热难耐的盛夏走访。
9年来,无论是东海县山左口乡、赣榆区黑林镇等偏远乡村,还是海州的廉租房、棚户区,都留下了记者的身影。
走访之路并不平坦。有一些贫困学子的家,甚至连导航都无法显示,在路上耗费2到3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最长的一次走访,是2020年前往灌南一户贫困学子家。由于乡村偏远,道路泥泞,记者一行人花费了整整4个小时才找到学生的家。
顶着朝阳出门,披着星星回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对于走访记者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也是“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有别于其他助学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到现场去,去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绝不错帮一个,也不漏帮一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叮嘱:“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正是一次次深入实地的走访,让我们看到了贫困生家庭的真实面貌:夏日的夜晚,舍不得点灯,父子俩光着脊梁摸黑听着收音机;残疾的母亲和患病的爷爷,带着3个读书的孩子挤在被农田和蚊虫包围的砖瓦房内;和盲父挤在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的学子;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跪在父母坟前报喜的孤儿……
每一幕场景都足以让人泪流满面,每一次报道我们都用尽全力去写作。也正是一次次深入实地用心用情的走访,让我们每年都在筛查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有的家里刚买了汽车,有的盖起了小楼,还有的学生家里装潢华丽……我们深知,每一笔爱心款,都要交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手上。
这,就是走访的意义。
从2013年走访第一位贫困学子———考取中央财经大学的时佳,到今年报道的最后一名贫困学子———考取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杨阳,9年,10万公里的走访之路,我们共报道了239名贫困学子的励志故事。
239名学子的名字,闪闪发光,镌刻在爱心助学的路上。
9年来,从第一年帮助17名贫困学子解决学费8.4万元,到今年帮助34名贫困学子解决学费36.582万元,9年总计184万余元的助学款,奉献的是爱心,传递的是希望。
爱心的价值
2013年,随着爱心人士沈林对时佳首笔1万元捐助的完成,标志着助学公益行的篇章正式掀开。
第一年,通过报纸的影响力,连汽“雷锋的士”车队、江苏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海内外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助学队伍中来。
之后的这些年里,爱心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加入进来,目前已经有上万人加入到我们的爱心助学队伍中来。其中,有91岁的爷爷,有10岁的娃娃,还有受过资助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人士。
扶贫助困,有人说,是因为自己有着相同的经历,农村出生,家庭贫困知道没钱上学的不易,所以现在有能力了想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学子;也有人说,从这些贫困学子的身上感受到了逆境拼搏的力量,值得大家去帮一把;还有人说,是被我们9年的坚持所感动,潜移默化中加入爱心助学队伍……
我们不会忘记,从2014年就加入本报助学队伍中的连云港海事局,今年再次献出爱心;我们也不会忘记,2017年,老家赣榆的青岛微尘基金孙成炜,专程从青岛来到港城,为港城贫困学子捐出1.6万元;我们也不会忘记,一个个匿名的爱心人士,9年来一如既往的坚持助学。
也许有人会问,爱心的价值是什么?仅仅是解决了一笔笔高昂的学费吗?显然不仅如此。我们帮助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单亲、残疾、重病家庭,还有不少是孤儿。爱心人士给予的不仅仅是学费上的帮助,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心灵的慰藉。
不少学生在接受帮助过后说,正是因为有了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让他们相信,这个社会是有爱的,是有温情的。将来学成后,也会将这份爱和正能量接力传递,力所能及去回报社会、帮助他人。
也许,这就是爱心的价值。
爱心一直在无限传递。今年,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徐大勇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他说,帮助贫困孩子上大学,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同时也想感谢助学公益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
难能可贵的是,2018年我们帮助过的东海学子孔华敏,今年暑假捐出了自己的入伍津贴1000元:“又是一年助学季,看到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所以也想尽一份心……”
她的这份善举,让参与助学的爱心人士心头一暖。“这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吗?助人者,人恒助之。为孔华敏点赞!”
坚持的方向
近年来,“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受到了全国爱心人士、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关注。
2019年10月30日,新华社微信平台推送了一篇文章———《上课常迟到,还要家人“陪读”,21岁学霸的秘密……》这篇报道的主人公,正是我们报道的东海学子潘正江。2019年暑假期间,我们实地走访并报道了来自东海县洪庄镇的21岁大男孩。他背着瘫痪母亲上学的故事也被大家知晓,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
助学公益行也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与认可。2018年1月,“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成为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创新品牌之一。2019年,并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届网络公益项目。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少高校主动联系我们,为贫困学子提供政策帮扶、资金帮扶。2019年,我们报道的东海贫困学子孙蒙爱的故事,引起了扬州广电记者的关注。经媒体牵线,扬州大学来连走访慰问贫困学子孙蒙爱,并为她送上4000元助学金,现场承诺只要符合建档立卡帮扶条件,可以免除5年大学学费。这也是助学公益行首次实现和高校互动帮扶。
自2019年以来,我们相继与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动,为港城贫困学子送上助学金、政策大礼包、开学大礼包等,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举全社会之力去帮助贫困学子,从此改变他们人生的轨迹,改变家庭的命运,也许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滚烫的爱,只为贫困学子。随着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容,今年,我们还尝试用抖音发布学生励志故事,也收到了不错的助学成效。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每一次善举,让无助的学子收获希望;每一份温暖,让追梦之旅不再孤单;每一颗爱心,让社会的未来更加美好。
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长青。只要还有需要,我们一定坚持!(记者 杨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