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金秋时节,我乘车穿行在红色圣地延安,映入眼帘的是遍布山城的革命遗址、纪念馆、陈列室……这些红色景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红色思想、红色精神,是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驰骋、艰苦奋战,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9月下旬,我沿着蜿蜒山路,漫步在延安“红色”遗址中,让我魂牵梦绕、情之钟系是抗战时期我们党所创办的一所所“窑洞大学”。我目睹着这些学校的旧址,久久凝思着那一孔孔土窑洞,我感到,延安不仅是出理论、出路线、出政策的革命圣地,延安也是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人才圣地。在延安的“窑洞大学”里培养、锻造了一群群灿若星河的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英才……
革命熔炉 锻造英才
我驻足滚滚延河边,凝视巍巍宝塔山,回望我们党在延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深感悟到,我们党在延安的革命发展、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书写亘古未见的红色奇迹的历史。
1935年12月的一个夜晚,瓦窑堡一个破旧的窑洞里,烛光摇曳下的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谋划着红军的生存发展之道。毛泽东气魄很大地说:“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上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去。”
9日24日,我辗转来到宝塔区二道街西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古色古香的复原校门上方书写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字样,校门两边墙上写着毛泽东题写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陈列室的讲解员娓娓道来,1936年的6月1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开学了,这所大学有了中共党史上前所未有的办学阵容,教育委员会由毛泽东、周恩来、林彪、罗瑞卿等组成,林彪担任校长。1937年1月,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了全国青年心中的圣城,一群身份不同、性格各异、政治观点千差万别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集延安。
培养抗日干部,毛泽东说:“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办学校。”1937年7月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1938年4月创办了鲁艺;1939年创办了女子大学……延安期间,中央先后创办了数十所干部院校。这些院校有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有战时短训班,有党校军政学校,也有工青妇的干部学校;有文学、自然科学的学校,也有医药卫生,农业学校等。真可谓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生机勃勃。1938年至1942年,从国统区来到延安的革命青年达5万余人。
在这一所所极为简陋的“窑洞大学”里,学员们以窑洞作教室,泥巴石灰糊的墙作黑板,石砖头作桌椅板凳,沙盘和树枝作纸笔……学员们边学习、边生产、边战斗。在创办“窑洞大学”中,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亲自扛着老钁头,率领1000多名师生到凤凰山工地。经过半个月突击劳动,沿凤凰山山坡,共挖成175个孔窑洞。当时毛泽东对延安“窑洞大学”的学员有这样的说法:“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
1938年5月,抗大第四期开学。学员达到5500多人,仅知识青年就达到了近4000人之众,抗大进入了办学的黄金时期。“抗大抗大,越抗越大”成了西北高原一句流行语。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延安各类学校基本的教育原则。延安是当时全民族学习的中心,而毛泽东是这个学习中心最著名、最忙碌的诲人不倦的老师。他对抗大学员们强调说,总的“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具体地说,要学三样东西:第一样东西是“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第二样东西是要学做干部,发动组织广大人民抗日;第三样东西是“要下一种决心”:为了抗日救国,不怕任何艰苦向前迈进的决心。1937年4月至7月,毛泽东亲自给抗大学员讲授了100多个小时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胡耀邦被选派进抗大第二期学习,在这里,他有幸聆听了毛泽东亲自讲授的哲学课。胡耀邦后来也经常说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抱负是在延安定型的,而进步最大的就是在抗大学习那段时间。
延安的办学生活,一切实事求是,强调“教以致用,学以致用”。茅盾说:“鲁艺并不是‘填鸭式’教学法,它是以学生自动研究、各自发挥其所长为主体,而以老师的讲解指导为辅佐的。”
群星闪耀 薪火传承
“窑洞大学”,如一座座丰碑屹立在延安的黄土地上,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栋梁。从军事到政治,从经济到外交,放眼世界,还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一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造就了群星璀璨的人才方阵。
敌后办学,播撒火种。1939年,国民党军队三面包围了陕甘宁边区,层层封锁,处处设卡。当年9月,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的粮饷,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雪上加霜。同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抗大总校等深入敌后办学,以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减轻边区人民的经济负担。
1939年7月上旬的一天,在延安城东门外一支有5000多人组成的队伍挺进华北抗日前线,深入敌后办学。敌后的战场是抗大学员们最残酷,也是最有效的课堂。置身于危机四伏的环境,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始终处在不稳定中,有时候一天要换几个地方,常常是夜间行军、白天教学,这让他们苦不堪言。在当时日伪顽的三重夹击下,抗大的学员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和牺牲的准备。
薪火相传续辉煌,赓续精神筑华章。9月25日,我走访延安大学校史馆,如今,在校史馆内墙上挂着校史沿革图:1941年7月30日,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部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合并,定名为延安大学……抗战胜利后,为适应根据地需要,中央派了很多干部、文教单位前往华北和东北。后来新中国的许多高校都与“窑洞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如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延安“窑洞大学”办学十年,培养造就各类英才数十万。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为打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奠定了丰厚的人才基石。1955年共和国授衔十大元帅中六位有过抗大经历,十位大将八位出自抗大之门,上将、中将、少将更是不胜枚举,共和国省部级干部中抗大学员比比皆是。其中包括之后担任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国家主席李先念和杨尚昆、国务院总理李鹏。鲁艺毕业生中有:穆青、贺敬之、李焕之、郑律成、刘炽、王莘、莫耶、王昆、成荫等文学家、艺术家和记者,他们日后从延安“窑洞大学”走向全国,并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开拓人和领军人物。
延安的“窑洞大学”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发展建设进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一批最具民族责任感,最富有时代觉悟的年轻人,以个人前途乃至生命为代价,凝聚在了一起,是中华民族撼天震地的魂魄所系。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今天的我们亦当以史为镜,铸造新时代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才云集、英才辈出的圣地。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
(作者系连云港日报原副总编、高级记者,现为报社新闻研究员、党史学习教育连云港市委宣讲团成员 金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