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拟认定201所学校为首批试点学校。一直以来,国内急救知识普及率相对较低,提高国民的急救能力迫在眉睫。教育部短时间内两次发文,足以见得提升国民急救水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让急救教育进校园、从学生抓起,无疑能大大提高急救教育的覆盖面,期待这样的利好政策尽快在更多学校落地。
近年来,群众在公共场所突发疾病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有的人运气好,遇到了能够救死扶伤的专业人士,得到了及时且有效的救助;有的人却没那么幸运,错过了最佳救助时机。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看似与病人的“运气”相关,事实上,这样的“运气”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来提升。试想一下,当全社会的大部分人具备急救知识和能力,那么在公共场所突发疾病的病人获得及时救助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运气”好的病人自然而然就多了。这也提示我们,必须尽快补上“急救”这堂教育培训课。
从当前实施情况来看,除了在各行各业开展广泛的急救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推动急救教育进校园、从学生抓起同样必要。因为急救知识和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培训,而且提升急救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把急救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科学编写急救教育教材,积极引进师资力量,或挖掘社会资源,与医疗机构、红十字协会和专业志愿者团队等合作,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通过全面且系统的培训,增强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当然,急救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传统的知识教学,还需要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行之有效,所以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应适当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在真正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大家才能充满信心地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才不会因为担心实践经验匮乏而不敢出手相救。(□ 王怀诗)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