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用前要抖一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披上高科技外衣的量子保健产品……在家庭群里,笔者每天都能看到长辈们转发这些所谓的“养生知识”,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健康知识”。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伪科学满天飞,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搭车”高科技收取“智商税”;二是制造“新名词”增强迷惑性;三是鼓吹“原料神话”推动“迷信消费”。各种伪科学不仅有损部分消费者切身利益,长期来看也将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让消费者交了“智商税”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极大伤害。要知道,消费者上当一次,就会一直持怀疑态度,结果真正有价值的新产品也会被连累。
打开手机,我们会发现在公众号、短视频等图文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健康号”,他们打着传播健康知识、生活知识、医疗知识的旗号,炮制各种各样的文章和视频,乐此不疲地介绍这样那样的健康知识,用一些看起来很专业、高深的科学词汇,看似“高大上”的伪科学概念炮制出“健康流言”。在公众健康诉求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这些文章和视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很可能成为爆款,弄个10万+,几十万+,甚至是100万+,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普通百姓又由于不专业也就很难辨别真伪了。
笔者认为,要将这些“健康流言”一网打尽,首先要搭建全国性权威科学传播平台,对一些不确定性的信息向公众及时予以提醒。组织业内专家,对网络上广为发布的“健康流言”进行去伪存真,将其虚假的画皮一层层扒下来,增强公众对科技类商品的甄别能力,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其次,各平台要加强监管,对于十分专业的知识要多些谨慎,对于以“健康”“医疗”名义注册的自媒体账号,则需要实现实名制,必须是专业人士,例如医生、科学家等才能发布此类信息。再次,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面对“健康流言”要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对于来源不明的文章和视频,不能偏听偏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随手转发。遇到疑惑的地方,应该到专业机构咨询专业人士。(□ 庄婷婷)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