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好科普资源,是助推“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良好教育生态的建立,而且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各地各部门应该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各个学校可以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引入一批优秀科普人才和科普机构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项目。与此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科普教育场馆对学校开放,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双减”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昔日补课空出来的时间正好可用于青少年科普或科技教育。这些科普教育不仅可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同时也有力地夯实了国家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基础,让更多的青少年真正地走进科学、热爱科学。
依托全市科普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普平台。目前,我市各地已经建设了一批科普馆或者科普教育基地,接下来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科普平台资源,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身边的科普基地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相关部门要梳理、分析中小学科普教育需求和科普课程、活动资源,通过优质网络课程、活动资源共享等模式,让更多的中小学获得科普教育资源,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同时,要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引入科技副校长等创新机制,促进科普服务中小学校全覆盖。要在现有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基础上,打造更多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大的科技类系列大赛,在公平、普惠的基础上,培养更多有兴趣、有潜力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人才。
开设丰富有趣的科普课,让创新教育从学校起步。科普教育关键是寻找符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的新方式。这就要求校园内的科普课要更加务实,真正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让青少年看得懂、用得着。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同时,要把科学的严肃与科普的活泼结合起来,用生动的图画、简洁的文字、优美的故事、有趣的动画,更潮、更萌地抓住青少年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加强科普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唤醒青少年的科学自觉,让他们更加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拥抱科学,让科学思维成为每个青少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发行为、自动选择。(□ 周莹)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