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综艺节目及各类晚会中涌动着浓浓的“国风热”。从《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已成为一个触发荧屏高光时刻的“开关”和新的“流量密码”。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孕育了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其蓬勃复兴,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紧密相联,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文化层面的有力折射。当今,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显著提升,达到百年来的新高度,令人欣喜。
往往,提及传统文化,就很容易想到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或者是深奥难懂的文史哲,似乎博大精深、矜持内敛、远离人间烟火,才是其存在常态。实际上,传统文化就“活”在当下,国人的言与行,生产与生活,无不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痕迹和影子。问题的关键和紧要之处是,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好、创新性发展好。这是一个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上述文娱节目和活动中的“国风热”,无疑是成功的探索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国风热”的原因,至少有三:吸引青年群体让文物“潮”起来、还原历史场景让文物“活”起来、利用新技术让文物“动”起来。“潮”是“年轻态”,“活”是“真实感”,“动”是“互动性”。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关注传承传统技艺的故宫匠人,运用贴近生活的拍摄手法,成功呈现了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美学价值,一上线就有9000万人次的观看量;《典籍里的中国》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等手法,追根溯源、旁征博引,探寻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制作上各具创意,表达上各有创新,是这些文化产品的突出优长。观众的热情“围观”和沉浸式生动体验,在唤醒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如何开发利用更多载体和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加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中去?更新理念和思维,以开放、积极的姿态,从传统中发掘与时代接轨的内容与方法,为当选路径。着力之处,也要紧随时代,贴近公众,走进生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搭乘数字经济快车,通过文学、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多元创意形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润物无声地融入寻常百姓家,被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接受和传播,其就会不断从“破圈”到“出圈”、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从而完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话、文化与现实的有机对接。
青年群体不仅是“国风热”的赶潮者,也是“国风”传承的主力军。据“人民智库”2020年发布的一份针对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复兴现象认知评价情况的调查,有92.95%的受访青年认为汉字很潮、做服饰Logo很时尚,认为用汉字做Logo“很土,不好意思穿出去”的比例仅占3.68%。这从一个细节和侧面印证了当代青年的“国风热”。而某国内知名视频弹幕网站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该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1.77亿,其中18岁至30岁者占比约七成,且越来越多年轻创作者开始围绕传统技艺进行视频创作。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而深刻的。可以看出,当代青年,不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知识养分、精神力量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文化自信中,自觉担当起了传统文化接力的时代重任。当优秀传统文化惠泽更多当代青年,被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深挚热爱并自觉传播,青年一代主动承担起承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中华文化血脉就会生生不息、代代传续。(茅亩)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