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走进黎族群众家中看望,同村干部、村民代表亲切交流。村广场上,乡亲们热情欢迎总书记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我们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接着要奔向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工作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巩固住再往前走,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中国共产党关心的就是让全国各族群众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领导干部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都是为了百年前的初心使命,为了那份沉甸甸的嘱托,为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担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新使命,就要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稳固心神、稳固收入、稳固生活”,夯实“好日子”幸福底座,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筑牢脱贫攻坚政策“安全网”,稳固人民群众心神。“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攻在不舍”,脱贫攻坚胜利让我们实现了“一步跨千年”,8年脱贫攻坚战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当前,处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的“过渡期”,要稳固人民群众的心神,既要避免“一刀切”,又要筑牢脱贫攻坚政策“安全网”。坚持摘帽不摘政策,要“扶上马送一程”,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更有底气,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
筑牢脱贫攻坚就业“管理网”,稳固人民群众收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让人民群众当前取得的脱贫攻坚好成果持续保持,就要筑牢就业“管理网”。一方面,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人民群众实际情况,把准就业需求;另一方面,要搭建好线上线下平台,帮助人民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公益性岗位,多渠道促进就业,稳固人民群众收入。同时,就业是人民群众长期稳收入的“活水源头”,通过勤劳致富,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稳得住。
筑牢脱贫攻坚致富“服务网”,稳固人民群众生活。持续增收致富,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更好起步的关键,这就需要筑牢脱贫攻坚致富“服务网”,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焦心事落到实处。要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既要强化政策、干部、项目的支撑,也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自觉融入,贡献智慧和力量,干群同心,让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加清晰,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深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持耐心和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振兴画卷徐徐展开。(李茜)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审核: 吴弋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