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街头巷尾,裁缝铺、修鞋摊、修自行车摊等“小修小补”的老手艺四处可见,这些老手艺不仅让从业者可以赚一份收入,也方便了百姓生活。但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修小补”摊位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生活有时候也变得不方便。比如说,拉链坏了找不到裁缝铺、配个钥匙半天也找不到地方……笔者认为,便民生活圈离不开“小修小补”,城市的发展应该给这些“小修小补”留些位置。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打造“15分钟生活圈”,也就是说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笔者认为,这个便利生活圈不仅要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便利店等,也应该包括不起眼的“小修小补”摊位,满足老百姓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改衣服等服务需求。
而如今,我们面临的尴尬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被忽略了。殊不知,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尤其是在一些背街小巷的老旧小区,“小修小补”的服务一旦缺位,就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麻烦。
此外,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意识的当下,如果没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人们想缝补衣服、修个鞋子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很容易让人们养成东西坏了就丢掉的习惯,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生活成本。
可以说,“小修小补”是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不起眼的“小修小补”中其实蕴含着大民生。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应该给“小修小补”留下合适的空间。同时,作为老手艺人也应该将传统技能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促使年轻人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徐誉宁)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