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让乡村文化涵养乡风文明

近日,《连云港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让“文明新风”吹拂抗日山上》的文章,报道了我市赣榆区抗日山村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山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拓展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大力倡树乡风文明的当下,有着独特历史渊源的乡村文化,除红色文化外,还有农耕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势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也不可小觑。所以,如何让乡村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把准方向,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头与文化母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红色文化引领农村文艺创作,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乡村群众心中,不断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我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就是有名的红色堡垒村,该村认识到红色资源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作用,走出一条“红色文旅+绿色林果产业”的红色文化振兴之路。去年,该村还入选中组部、财政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其次,要立足乡村实际,深耕传统民间文艺资源。农耕文明孕育了灿烂的地方民间文化形态,如地方戏剧、民俗传说、乡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文艺创作的天然沃土。推进乡风文明的不断提升,就要深耕这些传统民间文艺资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以符合当前乡村群众时代诉求、审美趋向和精神需要的民间文艺形式,加以创新延展、广泛传播,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比如在我市东海县白塔埠村,村民们就自发地以《荡花船》《白塔大鼓震天响》等民俗戏曲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逛新城》《乔迁入新房》等乡间俚语节目,歌颂家乡新变化、新面貌等。

  最后,还要重视以人为本,培树一线乡村文化力量。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是乡村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乡土文化人才。若想让农村文艺精准展现时代风貌、勾勒美丽乡村、展现群众生活,就必须培育一批懂农村、有文化、善文艺、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鼓励他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引领乡村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以此涵养文明乡风。比如近年来,灌云县四队镇就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寻找基层文化能人活动,在全镇选出了80余名文艺爱好者,组织开展广场舞等文化培训活动,将其发展成“文化中心户”,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使他们成为乡村舞台上留得住、用得上的组织者和牵头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助力。(□ 张晨晨)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