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博物馆开放夜场有助于发挥社教功能

近日,市博物馆开启了首届文博之夏“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依托基本陈列和馆藏资源,融合了文艺汇演、展览展示、休闲娱乐、文创服务等元素,辅以多样的舞美设计,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迎来500余名观众来馆打卡,吸引2.2万人次文博爱好者线上观看抖音直播。

毋庸置疑,结合传统节日、寒暑假等特定时间节点推出夜场活动,是博物馆亲近观众的一种良好方式,也是博物馆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夜场活动”并非各类博物馆的主流操作,只在白天开放依然是常态。所以,我市首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也被认为是探索文化惠民与文旅融合的新举措。

一直以来,基于对文物的保护,绝大多数博物馆的展馆设计,都注重保持独立的空间,以规避各类干扰,所以,无论是夜间开放还是白天开放,对于博物馆而言,其实并无本质差异。但实际上,每当有博物馆开放夜场参观,都会普遍吸引更多市民或游客前往,表现出比白天更强的吸引力,这在我市此项活动中就得到了印证。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平时,博物馆的现实关照力度还不够。常态情况下,博物馆开放时间几乎都在白天,受制于此,大部分公众若要参观,只能避开上班日,选择在周末前往,这在无形间造成大量游客的流失和明显“淡旺季”情况的发生。

当然,博物馆还有个重要功能,就是成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但问题也在于此,即白天开放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除非学校专门组织活动,否则学生唯有周末才有时间去现场观览学习,这也导致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不到更大发挥。试想,博物馆开放夜场,或者说延长开放时间,那必然会给放学后的学生更多社教的选择,学生可以进馆学习,沉浸式感受“博物”魅力。

笔者支持更多博物馆夜间开放,这也是城市公共服务更为成熟的表现。不过话说回来,当前,博物馆“夜间开放”之所以没有成为常态,也是有现实考量的——人员配置、空间安排、设备条件、安全机制等,都需要苛刻考量。当然,从科学角度讲,博物馆开放时间的延长,对文物保护会造成什么影响等,这些问题都要谨慎对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夜场活动”的确可以将博物馆的功能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馆内的文物资源和展示空间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而这一举措,也适用于更多公共文化场馆。(□ 张晨晨)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