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传来我市经济持续恢复、回稳向好的消息: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半年加快增长0.9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全省第4;其中,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3%,增幅全省第1。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我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经济发展中,好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或缺。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理审批,营商环境切切实实关系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在硬件设施日益趋同的背景下,营商环境成为市场主体尤为重要的投资考量。营商环境好,高质量发展就水到渠成;营商环境差,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
着眼当前和长远,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唯有加大力度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从长远看,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重要催化作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聚力为企业发展、群众办事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好条件。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要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改革。事实上,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明面上的不合理门槛和限制不多了,但隐性壁垒还不少,存在“准入不准营”“准入很难营”问题。要坚持非禁即入,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之外无审批。要以更大力度推动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联动改革,解决企业拿照容易办证难、进入市场但实际无法开展生产经营等问题,切实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审批事项应减尽减,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让企业用更少功夫跑审批、花更多时间跑市场。要继续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减轻税费负担,在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上不打折扣、顶格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要在法治前提下维护公平。法治本身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在法治环境下,才能形成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保障各种经济活动顺利进行。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求政府放管结合,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提高事中事后监管实效,防止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要依法监管,把法律法规作为企业必须遵守的底线,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对违法者要依法严惩,对守法者要无事不扰。要包容监管,坚持审慎包容柔性执法,鼓励创新创造。要创新监管,持续推行“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以政策服务之土,育市场活力之苗;以法律制度之全,护发展环境之优;以开放包容之广,保投资兴业之畅。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 王文)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