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双减之后 家长的教育焦虑如何缓解

如今,“双减”政策已落地一年多,考试减少了,各种排名、月考、分班也渐渐消失了。学而思转乐读了,新东方开始高调直播带货,学科类培训机构被压减了90%。的确,对于学校和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双减”起到了明显的改变,但对于已经习惯“鸡娃”的家长来说却引发了新一轮的焦虑。

面临升学家长无法“躺平”

“双减”减掉了作业、减掉了课外补习,却很难在短期内减掉家长心中的教育焦虑。对于多数面临升学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并不具备“躺平”的勇气。

王莉的孩子现在上初三。刚上初中时,她给孩子每科都报了辅导班,光语文学科就有作文、阅读和古文3种,花费当然也不菲。“我也知道孩子累,但是没办法。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需求多样,尖子生家长想着给孩子再拓展知识或者培养兴趣,学习一般孩子的家长就得通过课外班给孩子提高成绩。像我的孩子,整体成绩在学校算优秀。但是未来和他竞争的是全市的学生,我在外给他报班,是让他看到更优秀的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现有的水平。”

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或是转型或是关闭。开始,王莉还想着也是好事,大家都不补了,也算公平。但是孩子的考试成绩让她警惕起来。“虽然没有排名,但是问问班里其他几个学习好的孩子成绩,基本就有数了。孩子马上面临中考,这可不能马虎啊。”于是,王莉陷入更大的焦虑,四处打听哪里有一对一的辅导,哪种网课效果更好。

如果说王莉是因为面临升学带来的巨大焦虑,刘艳则是完全自发焦虑。她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目前有学科类网课,还有美术、舞蹈、书法、钢琴、小主持人等艺术类课程。“我也很想淡定,但是你去看看今天的学校,英语课堂上,一部分孩子还在从abc学起,一部分孩子已经可以大本大本地阅读原版《哈利波特》了,让我怎么淡定?当你听到人家的孩子一堆特长,而自己的孩子还什么技能都没有,怎么可能不焦虑?”

焦虑源于更高的期待

如今的家长,对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跃升阶层,或者至少保持现有的阶层。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教育焦虑,从坚挺的学区房价格可窥见一斑。

教育焦虑形成原因复杂,它是整个社会竞争压力向教育领域的传递,也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与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愈发突显。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评价人才标准不够多元,导致家长“成才观”的日益固化。

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期望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所谓体面的工作,应该是稳定、收入高、社会地位高。一般情况下,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和条件相当的伴侣,然后让下一代在自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当然,不是说成绩好将来一定会前程远大,但是成绩好是重要条件。毕竟大部分情况下,名牌大学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机会要多。举个例子,所有的校庆邀请的杰出校友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这样一来,家长和学校也只能通过成绩来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效。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家长们的集体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高考还是以分数论。只要有竞争,家长的焦虑就很难消除。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就业,不管采取怎样的选拔形式,分数也好,综合素质评价也罢,总要分出个三六九等。事实上,“出人头地”的功利取向与育人的教育本心之间,始终隔着难以跨越的遥远距离,这一距离正好为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提供了生长空间。

学会接受

“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孩子聪明,要好好培养。”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无论是真的对孩子的认可,还是别人出于善意或是礼节性的说法,正是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评判,让几乎每个家长都有高估自己孩子天资和潜能的倾向。

    中国人通常有“赢在起跑线”的想法。在很多城市里,不要说中小学,就连看个幼儿园简介都足以让人鸡血上身,力争上游。即使有些家长一开始怀着放养孩子,将孩子视作“普通孩子”的想法,一旦进入由无数“鸡娃”父母构成的社交媒体包围圈,很大程度上会被同化。他们会告诉你,“普通孩子论”就是不负责任,如果在教育竞争中被甩下,变成了“普通人”,那么孩子的人生就丧失了开放性和更多可能性。

笔者在多年采访中发现,每年在高考中考上顶尖名校的学霸在分享学习心得时,不止一个人说从来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每天按时完成,一定要提高效率,而不是延长时间。”可见,学霸们的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极强的,而一般人缺乏的恰恰是这种自主学习能力。

实际上,世上的“天才”极少,“学霸”也只有那么几个,大多数人的智力就是寻常水平,而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那个大多数。学会接受“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吧,毕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庄婷婷)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