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农历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江苏省各级各部门走访慰问部分困难群众、老党员、退役军人等,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走访慰问工作要做得细、做得深、做得好、做得透,就要“备得足”“沉得下”“访得深”“帮得实”,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心坎上,起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把走访慰问的“暖心工程”抓实。
要“备得足”,做足“事前功”。走访慰问不可主观随意、被动应付,走访慰问前的摸底了解必不可少,要做到有“备”而去。要用心做足功课,对群众的情况应知尽知,通过互相交流、情况汇报获取所需素材,全面了解慰问对象的家庭关系、身体状况、收入水平、困难程度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足“事前功”,奔着问题去,完善走访慰问的方案和内容,防止陷入“自说自话”“一厢情愿”的境地。走访慰问不能搞“大水漫灌”,不能把送油、送米作为“固定套餐”,不能把送钱送物等同于“雪中送炭”,而要结合群众实际量身定制送产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实用技能等具体帮扶举措,做到“一人一个方案,一人一套计划”,以“精准滴灌”将组织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要“沉得下”,掏出“心窝子”。走访慰问贵在“真诚”。反观现实工作中,少数人以“交差应付”心理对待走访,有拍照摄影就结束的“摆个样”,有送上米油转身走的“打个卡”,或是追求“形式上的好看”,或是追求“流程上的便捷”,如此走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打翻的是“暖心茶”、寒了的是群众心。情之真切,行之务实。用心用情才能“沉得下”,走访不能“身至心不至”,不能“人到情未到”,要深入群众、融入基层,要感悟民生、贴近民心,真切地感受、认真地倾听、真实地记录,多听群众的“弦外音”和“话中话”,在与群众倾心交谈中增进感情,在政策上耐心讲解,在疑惑上准确答复,对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手拿纸笔、逐条记录,做到“身沉”且“心沉”。
要“访得深”,架起“连心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访”不是电话连线、微信联络,不是看看资料、动动嘴皮,而是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村头村尾去深走细访,用脚步去丈量“民心”,用双眼去观察“民情”,真正把民声访察清,把民意收集好,把民需了解透,直接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让走访起到通民意、达民心的暖心成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访的过程不能省略,也不可简化,要“心细如发”善于捕捉细节,要“话筒常开”听取百姓之言,群众的困惑是什么、困难在哪里、诉求有哪些要做到心中有数,走进群众的家中,坐热群众的板凳,倾听群众的声音,征求群众的意见,以“访得深”架起“连心桥”。
要“帮得实”,筑牢“服务链”。走访慰问是为民办实事的“助推器”,要持续关心关注、做好回访工作。群众之事无小事。要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形成工作合力,把走访慰问的“后半篇”文章写实写好,从群众关心关切的一件件“小事”入手办好“民生”大事,为群众带去方便和实惠。要找准“破难”的落点,把握“推进”的重点,从调解矛盾纠纷到提供代办服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教育事业,从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到帮助群众稳岗就业,拓展服务思维,下足绣花功夫,多为群众办事破难,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助民工作抓在细处,让群众的困难“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以“实干答卷”拉满群众的“幸福指数”,以“真抓实干”换取群众的“点头称赞”。(郭素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