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暖春”三月,各地旅游行业“花期”到来。据相关媒体推出首期旅游消费调研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度消费者出游态度指数为76.2,属于较高水平,超过80%的受访对象期待在今年奔向诗和远方。旅游业复苏正当时、提质再出发,不断以成长新气象回应出行高需求。
细思量,这个春天有了新风向。从需求侧看,“后疫情时代”人们出游的需求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往,而是呈现消费升级新趋势。亲子游、研学游、自驾游等消费新主张,呼唤更精准的旅游产品供给;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微旅游等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却是“理性”的回归。新变化亟盼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与之契合。“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时代已然过去,“赶大鹅”式的待客方式成为历史,市场在下沉、消费在升级,标准化服务在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供给的转型和产业动能的创新,乃至整个产业政策和规则体系的调整,都意味着大众旅游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中国旅游的复苏将会经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自身“回血”和市场复苏踏上快节奏,我们更要清醒看到,提振旅游市场,激发旅游活力,不能寄希望于阶段性的“报复性消费”,更要久久为功,持续提升供给水平。以暖春为契机,加快推进供给端的转型升级,切实通过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守住品质生命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以在线旅游平台的发展、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为信号的“数字引流”方式为撬动市场送来了金钥匙。新的引流渠道让传统旅游资源有了新平台,通过在线渠道或者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越来越多的景区朝着全流程智能化、全过程沉浸式方向自我改造,努力为游客提供触达更加直接、可靠的优质出行体验。
面对行业新风向,政府层面也在积极转变行政工作方式。一方面,努力提升指导的适配度,从“有效”转为“长效”。各地应在谋全局上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一哄而起刮风式建景点、建酒店,或者偏离实际,简单复制、粗暴克隆。重庆强化三峡、山城等特色主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甘肃着力把敦煌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云南将建设100个现代化边境旅游小康村,这些都体现着立足特色、久久为功的可喜态势。另一方面,各地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力,从“托底”转向“托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工程,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提升文化和旅游装备“智造”水平,切实以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成果为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培塑起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