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打卡”博物馆,与历史文化浪漫“邂逅”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苏州博物馆加场夜游活动……暑期刚至,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中国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发布通知,提倡博物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非必要不预约”。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各大博物馆“各显神通”,持续提升观众观展体验。(7月17日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博物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越来越深刻地内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旅游消费更加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物馆作为旅途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到博物馆去”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打卡”博物馆,与历史文化深度“对话”。场馆数量逐年增加、总数排名世界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拥有6833家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2亿人次。动动手指,就能亲手体验“织造”漳缎,这是游客在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的新体验;走进北京文博交流馆所在地智化寺的游客,在智化殿前的椅子上坐下,可欣赏管、笙、鼓、笛、云锣等传统乐器合奏……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正变得越来越“好看”“好玩”,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博物馆变得可见、可感、可触,除了看展,还可以看演出、做手工、学技艺,甚至“走进”历史,与文物“对话”,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对话”。


“博物馆热”升温,是文化自信的热烈张扬。“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暑期是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高峰期,随着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在年轻人中的热度与日俱增,“了解一座城市,先走进博物馆”成为当今青少年的广泛共识,许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他们不仅对古代的生活方式、古时的生活图景、古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怀有旺盛的求知欲,热衷逛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深厚历史底蕴的背后,折射深植内心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创新传播“上新”服务,更多人爱上博物馆。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顺应“博物馆热”兴起催生的公共文化新需求,博物馆不仅推出“超长待机”延时模式,而且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供“超值服务”。全线开放的夜赏、非遗剧目的夜演、以“解谜”为主的夜游……多地博物馆通过开设夜游、沉浸游、体验游等多种形式,让游客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博物馆奇妙夜”花样翻新的文物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创新出圈与文博旅游双向奔赴,吸引人们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邂逅”优秀传统文化,“感知”中华文明魅力,增进大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为文旅市场注入蓬勃活力。(高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