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生命的两端 同样的温情

​10月11日,本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幼儿园里开了“养老院”》文章,我市一家幼儿园内开设养老院的新闻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


  当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已经出现。同时,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幼儿新增量减少,许多幼儿园的房子空了起来,“一满一空”和“一老一小”问题成了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市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探索将养儿和养老放在同一家幼儿园内,这一举措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养老院,则是老人晚年生活的归宿,是老人安享晚年的港湾。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看似有些突兀,实则体现了对生命全周期的关怀与尊重,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孩子角度看,这一创新举措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与责任感。通过与老人的互动,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人生的不同阶段与经历,学会尊重与关爱长辈。这种跨代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孩子们对生命的认知,还能够促进他们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对老人而言,幼儿园的环境与氛围能够为他们带来久违的活力与欢乐。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与朝气蓬勃能够感染老人,与孩子们的相处能够让老人保持心态的年轻与愉悦,延缓老人的心理衰老过程。


  不过,“老幼住在同一屋檐下”也面临着部分争议。比如“养老”的家庭就会疑虑在幼儿园里,老人的安全与健康如何保障;“养儿”的家庭也会顾忌到幼儿园里的环境和安全等。如何平衡孩子与老人的需求与利益,如何构建和谐的跨代交流平台,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案,它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与挑战。因此,我们还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思考与探索如何构建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虽说这一举措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幼儿园里开设养老院是一种值得探索与尝试的创新模式,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不同阶段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与关爱每一个生命的重要性,更是把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是政策创新,也是社会服务前进的一大步。(​□ 王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