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拉开“双十一”网购促销的帷幕,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消保委发布“双十一”促销合规提示及消费提醒。与以往高调标榜“全网最低价”不同,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提前进场,成就史上最长“双11”。搭配满减、蹲守直播、提前下定金,不少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忙得不亦乐乎时,却猛然发现又一次陷入空欢喜的价格套路中。
互联网购物成为大众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今天,“套路”也早已成了让人一言难尽的特殊词汇,尤其是每当“双11”“618”网络购物节之际,商家、平台费尽心机、花样百出的“套路秀”粉墨登场,消费者满腹牢骚、人人喊打的“套路怨”吐槽不断,而相关监管职能部门的“防套路”提醒和“反套路”行动也一直“在线”。“双11”已经走过15个年头,在消费者网上购物越来越趋于理性、互联网治理越来越走向完善的今天,“套路”依旧没有销声匿迹,甚至煞费苦心的翻新“套路”依然层出不穷,更显得形成共识、合力打造诚信友好型“双11”很有必要。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实守信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业之道,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当网民不再如早些年狂热“剁手”、盲目“囤货”之后,商家开始转向“花式营销”刺激消费热情、促成理想预期,这原本无可厚非,可是,当“算法”沦为“算计”,“趣味性”变得“不好玩”,甚至于从“烧脑”走向“被坑”,如此等等,带有明显的欺蒙、坑骗色彩,这实际上不只是诚信缺失的表现,而已经有为了赚钱不怀好意、不择手段之嫌了,也违反了相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了互联网经济秩序,也不可避免影响行业生态,妨碍网络健康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实体,诚信经营才能“和气生财”,真正做到互利共赢、皆大欢喜。正如有识之士指出,消费者疲于计算比价和提防价格欺诈,商家苦于流量投放成本过高,希望“羊毛出在羊身上”,之所以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关键在于消费理念日益走向成熟、消费习惯越发走向理性,既善于使用自己在网络商品性价比上的选择取舍权利,也对商家的促销诚信度、可信度多了审慎和提防心理。越是这样,商家越应有敬畏之心,越不能一厢情愿把消费者当“傻瓜”“韭菜”,而应拿出足够的诚意重拾市场信任。形形色色的“套路”或可以忽悠一时,终究不能成“出路”,更成不了气候。
作为最经典的电商购物节,购物者的狂欢盛宴,无论就网络消费业态整体而言,还是从平台、商家个体来说,做一锤子买卖的思维不可取更不能有。只有秉持起码的信义和善意,在诚信、守法的轨道上相向而行,让网络消费变得简单、轻松,网络购物体验变得放心、舒心,才有望互利共赢、行稳致远。(高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