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至此,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全部完成。“绿色”笔触描绘出的不仅是美丽中国画卷,更是惊艳世界的生态奇迹。
沙漠常常被称为大地“癌症”,一旦蔓延就会导致农业减产、风沙弥漫。对于沙漠的治理,也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强风驱使下不断移动,每年向南推进50到60米,千年来整体南移了100公里,吞噬着周围的绿洲和农田,其治理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然而,中国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踏上了治沙的征途。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严峻挑战,中国采取了“锁边”策略,全力以赴在沙漠边缘构筑绿色屏障。
锁边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筑起一道绿色的长城。将这头“沙漠恶龙”牢牢束缚住,阻止它继续扩张吞噬周围的绿洲和良田。沙漠“锁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性的工程。它涵盖了工程、生物、水利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从工程措施的草方格沙障铺设,到生物措施的耐旱植物种植,再到调水工程、光伏治沙,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完成“合龙”。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沙漠治理方面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
沙漠“锁边”助发展,生动注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你要治理沙漠,就不能只盯着沙漠埋头干;你要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更放眼生态优先发展好。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完成,不仅有效地阻止了沙漠的扩张,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稳定性得到增强,城镇人居环境得以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生态红利的同时,也看到了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
久久为功筑牢生态屏障,驰而不息描绘美丽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全面“合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全球荒漠化治理上,锁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全球治沙提供了借鉴。然而,治沙之路并未因此结束,而是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国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久久为功的精神,不断巩固和提升锁边成效,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同时,将继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治沙技术和模式,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沙漠“锁边”,是中国以“绿色”笔触描绘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更将不断铺展越绘越精彩的美丽中国画卷。(谢云)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