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世界非遗总数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近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39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4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这一成绩,十分来之不易,彰显中国非遗保护传承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从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到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从西湖边的绿茶制作工艺到潮绣、潮瓷、潮剧和工夫茶,从海南黎锦到青藏高原的编织藏毯……丰富多彩的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引得观众连连惊叹,非遗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非遗总数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正让凝聚在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信化为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今天的中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一幅幅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唐卡,带动超万人从事周边产业,西藏自治区唐卡年产值突破2亿元;一曲曲气冲霄汉、催人奋进的黄河号子,让观众惊叹“这就是黄河的力量”;一个个“非遗+文创”“非遗+文旅”创新项目,让传统文化火起来……如今,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精彩亮相,更好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既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的成果,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资源。


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精彩亮相、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可以说,中华民族共有的符号在非遗保护过程中被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正得以持续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浩瀚深厚、灿若繁星,它们或是风格各异的戏曲唱词,或是精巧繁复的手工艺品,又或是意象万千的绘画作品。新时代新征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充分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我们就一定能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实豪迈!(王苏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