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大学生竞赛本应是培养创新人才、展现学术风采的重要舞台,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竞赛市场“水赛”泛滥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切忧虑。
所谓的“水赛”以低门槛、高获奖率为噱头,通过收取报名费、证书费等方式,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并宣称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这些赛事往往打着光鲜的旗号,实则含金量低、组织松散,更有甚者,还存在直接出售证书等严重违规行为。这些赛事的举办方,注重经济利益,通过收取高额的报名费、证书费等手段谋取私利,全然漠视了竞赛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让竞赛变了味、走了样。
“水赛”之潮,究竟为了谁?答案不言而喻,乃是“利”字当头。一些不法机构,瞄准了大学生群体对竞赛加分的渴求,将此视为“商机”,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高校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为其提供了温床。部分高校在评优评先、保研资格等方面,过度依赖竞赛获奖情况,而且不同高校间在竞赛认定标准上缺乏统一协调,或是对竞赛质量的动态监管机制缺失,这些漏洞也使得“水赛”有机可乘。
在这场“水赛”的潮流中,学生们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不惜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加分,从而获取更好的学业机会,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此外,竞赛市场的不规范、学生心态的浮躁以及家长对竞赛的误解,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水赛”的热闹。
“水赛”最终“水”了自己。大学生所参与的各类竞赛本应是磨砺自身的试炼场,是孕育创新思维、催生前沿成果的摇篮。然而,“水赛”乱象的滋生完全背离了通过竞赛提升学生能力的初衷。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毫无实质意义的比赛中,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是拿着“水赛”的获奖证书,却没有获得实质性能力提升。长此以往,竞赛成绩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参考价值,部分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降低了竞赛获奖价值的认可度,可谓是得不偿失。
竞赛应立足教育本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整治“水赛”乱象刻不容缓,这已成为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营造健康、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实则是在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筑牢根基、保驾护航。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高校、相关部门、媒体以及每一位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成员,都应深刻领悟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整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多维度、全方位地发力。高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应当切实肩负起责任,加强对竞赛的审核与管理,建立竞赛白名单制度,明确哪些竞赛是正规且有价值的,哪些竞赛是滥竽充数的“水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学术诚信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竞赛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竞赛审批和备案制度,确保竞赛的质量和公平性。此外,媒体也应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水赛”的曝光和批评力度,坚决捍卫诚信、公平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唯有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彻底挤出“水赛”的水分,方能让竞赛回归其本真,真正成为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助推器。(吕泽丽)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