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各地高校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充分挖掘就业机会、推进校企供需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职”等你来,才聚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202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 1222万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积极行动,稳岗扩岗,强化政策支撑,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让更多人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江苏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优势,通过江南大学举行专场招聘会,南京大学、常州工学院等高校密集举办春季大型双选会,将学生就业意向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奋力书写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江苏答卷”。
就业,是一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需要精准匹配毕业生与企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要发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搭建好线上和线下沟通平台,促进企业和毕业生的精准对接,提升毕业生就业效率。从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意向区域,到企业的薪资待遇、人才培养、专业需求等信息,打破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壁垒,方能让毕业生来到招聘会现场精准到达意向企业,有效避免企业“招工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让毕业生和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打开就业的新天地。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拓展就业成才渠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各地在开设高校毕业生服务专区,传递最新创业就业政策资讯中,加强就业指导,从职业规划、挖掘优势特长、就业服务、就业见习等,引导毕业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也看到自己的短板,找准自己的定位,主动投身职场,方能更快地走上适合的岗位,打开就业新天地,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补齐知识技能短板,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一技在手,工作无忧。毕业生要更快速地走上岗位,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弥补自己的短板不足,也要通过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紧密对接,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稳就业、保民生。教育部近日启动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3月至4月,各地各高校将组织开展“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及招聘会;启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显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就业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要瞄准目标,发挥政策合力,挖掘岗位空间,着力稳住就业大盘,筑牢民生之本,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夯实幸福之基。(李茜)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