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年来,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等为载体,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实现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显著增强。(4月15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就是要通过有声有色地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增进安全责任,同心协力筑牢守护社会安全的坚固堤坝。
讲好历史故事,以史为鉴切实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视、研究、借鉴历史,深入了解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登上炮台遗址,了解威海卫保卫战、刘公岛保卫战历史;体验数字化战争场景,“身临其境”感受百余年前的硝烟弥漫、海水翻腾……注重历史事件的精准性、历史故事的生动性、历史智慧的时代性,生动的历史教育让沉寂的历史复活、让冰冷的文物发声,可以提供宝贵借鉴和有益启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环境的弥足珍贵,让国家安全教育既入脑又入心。
讲好身边故事,以案警示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年来,我们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成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通过典型间谍案的剖析,让大家懂得国家安全是国事也是家事;通过科技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事例的讲解,让大家懂得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身边故事可感可知,也最有说服力,更有助于让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
讲好线上故事,创新宣教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蓬勃发展,透露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亿万网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网络安全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也从互联网治理实践和成效上感受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宗旨。既要注重提升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素养,又要善于借助沉浸式、互动式等多样载体,创新宣传形式、拓展教育路径、提高宣教效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筑牢全民总体国家安全观。(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