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人人心里有本账,算法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带头勤算“四笔账”,把勤俭节约的意识化作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勤算“政治账”。吃喝里面有政治。吃喝问题,向来不只是公款花费问题,而是政治风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回国途经哈尔滨,当地省市负责人为他长途归来接风洗尘,出于对领袖的热爱,把“便宴”搞得很丰盛。结果,受到毛泽东的批评:“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毛泽东还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你们一层一层效仿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牢记领袖的谆谆教诲,积极行动起来,要始终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责任来担当、来坚守,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带动群众不搞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引领浓厚的社会节俭风尚。
勤算“经济账”。古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有奢”的古训,今有“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的良言。一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背。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浪费还是让人触目惊心,令人痛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测算,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带头践行勤俭节约,带头践行“光盘行动”,带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油、每一棵菜,带头同一切浪费行为坚决斗争,做新时代勤俭节约的“排头兵”,树立以俭养德的“风向标”。
勤算“民心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更是党凝聚民心民力、成就事业的一种强大力量。抗战期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回国考察,在重庆他看到了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在民族危亡关头,仍沉湎于灯红酒绿、歌舞豪宴之中,“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在延安,毛泽东穿的一套旧军装,被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大大小小总共16块;周恩来的一双鞋鞋底磨穿三次,还要缝起来再穿;朱德为了节约开支,用马尾做牙刷……《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批革命家住窑洞、吃小米、穿补丁衣的俭朴生活中,发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东方魔力”。他断言,这种力量是胜利之本。纵观这些年落马的官员,不少人都是从吃吃喝喝开始,进而堕入腐化深渊。党员干部胡吃海喝、奢靡享乐,败坏的是党的风气、损害的是党的形象、离散的是党心民心。
勤算“健康账”。节俭,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身心健康的担当。人们常说,这多那多不如快乐多, 这好那好不如身体好。记得早些年,风靡一时的“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流行语,就是人民群众形象直观地抨击公款吃喝风,有的甚至直截了当地指出部分人“领导就是应酬,工作就是吃喝”,而有的人以“坐牢”的方式治好“三高”,付出的代价有点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党员干部要认真思考总书记此话的含义,静下心来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吃,吃得对不对,吃得健不健康。从这个角度讲,过简单节俭的生活,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应有之责。
作者单位:赣榆区审计局(□ 侯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