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习笔记丨充分发挥文化文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连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如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如何做到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彻全过程,使党史学习教育既扎扎实实、深入人心,又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在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充分发挥文化文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文艺工作肩负培根铸魂凝心的崇高使命

文化文艺工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化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化文艺工作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光荣使命,这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纵观我们党百年光辉历程,无不把文化文艺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毛泽东同志强调,“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要求文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希望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他还特别强调,“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文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文艺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文化文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二、文化文艺工作具有引领时代发展的神圣职责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践证明,文化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水平。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能充分运用文化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们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文艺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文化文艺工作重点要在四个“始终坚持”上下功夫。

始终坚持“四个讴歌”。文化文艺工作应当尊重和遵循文化文艺规律,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努力构筑新时代的文艺高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要推动文艺繁荣,多出精品力作。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化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化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规划和引导文学、戏剧、电影、广播、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创作,倾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其次要发展群众文艺,丰富基层文化。要面向城乡基层,服务广大群众,健全工作网络,完善扶持机制,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不断满足城乡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我们党对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规律、文艺创作生产规律的科学总结和生动概括,是民主精神、群众路线在文化文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激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的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形成各类优秀文化文艺作品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始终坚持“两创”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文化工作方针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与“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文化文艺工作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内容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与此同时,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始终坚持“两个效益”。文化文艺工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无论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产品,都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决守住艺术审美底线、文化价值底线、社会责任底线。实践中,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无视市场经济规律,不讲精神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另一种是一切向钱看,忽视社会效益。要引导创作生产机构和文化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守文艺审美理想、保持艺术的独立价值,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创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精品佳作。

三、文化文艺工作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担当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无往而不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一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作导向。文化文艺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人民需要是文化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首先,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的一切创新创造,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能不能推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在于能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其次,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人民同欢乐、共忧患。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内心深处树立牢固的人民立场,忠实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放歌、为人民塑像。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二是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优秀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应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前,我们在文艺创作方面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提高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要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切实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艺术创作生产机构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集聚资源、集合力量、集中攻关,倾力推出一批具有艺术震撼力的精品力作。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科学编制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选准题材,讲好故事,多出精品。

时代呼唤优秀作品,人民群众需要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作为中心任务,把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把质量作为作品的生命线。端正创作思想,强化精品意识,以先贤为典范、向经典看齐,聚精会神搞创作、精益求精出精品,用心用情用功提高创作质量,形象生动地表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在超越自我、超越前人的过程中攀登艺术高峰。

三是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始终。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唯有秉持创新精神,自觉创新、大胆创新、持续创新,不断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才能永葆文艺生机与活力。第一,要着力提升文艺的原创力。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反映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表现好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推出更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深刻拨动心弦的大作力作。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努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要重点扶持文学、剧本、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积极实施重点文艺作品规划、孵化、研讨等措施,切实提高作品的文学性、原创性。第二,要大力推动观念、内容、形式、手段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总结创作经验,挖掘创作规律,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成果和有益文化,为我所用、兼收并蓄。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在传统艺术门类之间、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形式之间寻找融合点,不断推进文艺形式融合创新。积极推动文化文艺与科技的融合,适应科技进步的时代趋势,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着力增强文艺产品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手段强化艺术表现,增强文化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三,要不断拓展文化文艺传播渠道。5G、大数据、人工智能、AR等数字化生存的新方式,网络视听、电子书、动漫游戏、移动媒体等新型网络载体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文艺形态样态,极大拓展了文艺传播途径。主旋律要有高频率,正能量要有大流量。要充分把握这种新态势新潮流,打破传统范式,助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转变,拓宽文艺传播渠道,提升文艺创新空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作者: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超)

相关新闻